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母乳性黄疸如何治疗

2017-07-30 07:52 来源:网友分享

一、母乳性黄疸出现的原因

  喂养方式:如果喂奶延迟、奶量不足或者喂养次数减少造成肠蠕动减慢,肠道正常菌群建立延迟等原因是造成肠道的未结合胆红素会吸收增加,造成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

  母乳原因:母乳性黄疸儿的母乳促进了胆红素的重吸收,其母乳中某些特殊脂肪酸与胆固醇含量高,由于它们的作用,促进了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导致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而牛奶和非黄疸母乳婴儿的母乳是可以抑制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通过研究kohno发现母乳中有一种因子在发生母乳性黄疸的母乳中活性强,其对影响婴儿胆红素代谢的肝功能成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在消化母乳时可导致远期迟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肠道微生态原因:胎儿期间消化道内是没有细菌的。新生儿出生从口腔、鼻、肛门以及皮肤大量细菌迅速进入机体,其种类与数量迅速增加并于第三天已接近高峰,逐渐建立并维持着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这些细菌不但参与水解蛋白,分解碳水化合物,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而且还合成维生素K、B,同时肠道中某些细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转化肠道内的胆红素形成粪胆原排出体外,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但是有的母乳喂养儿缺乏转化胆红素的菌群。也是造成少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早产儿经母乳喂养者比足月儿更容易发生母乳性黄疸,尤其是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的早产儿,主要是以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为主。其原因可能是与早产儿的肠肝循环增加以及母乳中某些因子含量高、活性更强有关。

二、母乳性黄疸的分辨方法

  1、由母乳所导致的黄疸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5天内就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但是没有其他的异常,随着黄疸的逐渐加重,宝宝出生后的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μmol/l。如果继续用母乳哺乳,那么升高的胆红素会持续4-10天,然后会缓慢的下降,到了3-12周的时候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那个时候黄疸就会完全的消退。如果停止用母乳喂养,那么宝宝在48小时之内血清胆红素就会明显的下降。

  2、宝宝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者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了百分之五十,那么就可以确定宝宝患有母乳性黄疸。

  3、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鉴别开。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检测手段来确诊母乳性黄疸,所以只能将各种引起宝宝黄疸的病因进行一一排除之后,才能做出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

三、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吃药。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没减轻,或反而加重,应该再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关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之后呢,还是要注意上面的一些解决办法,特别是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特别是要注意母乳喂养,有的时候母乳喂养的孩子之后呢,一旦出现了黄疸之后,严重的还要时的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救治。

四、母乳性黄疸如何治疗

  首先,可照蓝光晒太阳,无需停母乳喂养。对于已经确诊的母乳性黄疸足月儿,如果血清胆红素实在太高,超过220μmol/l的绝对峰值,可先通过光疗把峰值降下来。研究发现,波长425~475nm的蓝光下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经这种光线照射后,胆红素会被转化并通过尿和胆汁排出体外。需要提醒的是,患儿置于光箱前应用黑眼罩(纱布裹黑纸)遮盖双目,每小时改变一次体位以增加光照面积,并要注意给小儿补充水分以防脱水。一般应连续照24小时,或间隔照10小时,歇半天后再继续照,疗程为2-3天。而症状不太严重的小儿,每天多晒晒太阳也可以退黄,因为阳光中也有蓝光存在。但晒太阳时不能隔着玻璃,要暴露在日光下,如果温度超过30℃,可考虑让小儿裸体晒,让皮肤尽情接触日光中的蓝光,但要注意遮住眼睛。

  其次,药物治疗。可服用绵茵陈汤助退黄,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注射液来退小儿的黄疸症状,但日前因山西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致一名新生儿死亡,所以有医院为慎重起见,建议让小儿改服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或煲绵茵陈汤。不过专家认为,茵栀黄注射液是已用了30多年的老药,疗效得到公认,这次事故是药品质量出了问题,配方应没问题。

  最后,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很多患儿家长关心的是否应该减少甚至停止母乳喂养的问题,专家指出,虽然停喂母乳后黄疸会明显消退,但母乳为小婴儿最理想的食品,还是不要随便断掉奶,也无需过早采取母乳和配方奶粉混合的喂养方法。除非血清胆红素的值实在太高,才建议暂停母乳喂养三五天。在此期间,妈妈应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以保持乳汁的充分分泌,待小儿黄疸减轻后仍应继续哺乳。此后,即使症状出现反复,也不主张多次断奶,但可适当考虑改变喂养方式,如改用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法,并适当给孩子多喝点水。一般来说,随着小儿的月龄增高,母乳性黄疸可逐渐消退,且不会对婴儿的健康发育造成大的影响。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育儿指南向日葵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