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10:51 来源:网友分享
受凉、长牙、积食、被病原传染等是引起宝宝发热的诱因,而不是发热的真正原因。我们观察到的是引起发热的表象而不是发热的本质。真正的原因我们无法观察到,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宝宝体内抗体的变化,来自母体的抗体减少是引起宝宝发热的直接原因。
从自然进化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有趣。母乳中含有宝宝所需要的抗体,这一现象似乎表明妈妈已经知道宝宝在出生后会发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被病原传染。母乳喂养不仅仅为宝宝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还提供了抗体,抗体可以阻止了病原感染引起的发热。刚出生的宝宝还很弱小,需要母乳中的抗体来保护。妈妈不希望宝宝在这一时期出现发热,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妈妈对宝宝的初次发热怀有很强的自责心理,可以理解这是出于对发热的恐惧。如果妈妈能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宝宝发热的必然性,以及发热能给宝宝带来机体所需的抗体,并帮助宝宝建立自我免疫系统的话,或许能够缓解很多新手妈妈们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宝宝发热的普遍性来看,不是因为妈妈们没照顾好自己宝宝被病原感染引起的,而是每一个宝宝都需要经历的一个适应过程。因为无论你采取什么措施,发热总是是不可避免的。正确面对宝宝发烧总比回避问题要好。
1、鲜苹果汁
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不仅好喝而且营养丰富,爹地妈咪可以给宝宝喂一点。
2、鸡蛋羹
给宝宝补充蛋白质和热量,身体恢复得更快哦。鸡蛋羹制作也方便,打1-2个鸡蛋,放入水,搅拌后蒸6-7分钟就OK了。
3、西瓜汁
感冒发烧期间,不妨给宝宝喝一些西瓜汁。西瓜汁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同时还能促进毒素排泄。
4、多喝水(补充水分)
家长要多喂宝宝喝水哦,宝宝发烧可能会出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宝宝可能会出现脱水情况。
5、绿豆汤
中医指出,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祛暑的作用,宝宝发烧期间吃点绿豆汤,能促进毒素排泄,退热更快。
6、米汤
米汤营养丰富,还利于消化吸收。大米粥的做法也很简单,加入适量水熬半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
1、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5度和37.5度之间,如果觉得宝宝发烧了,首先要赶紧给宝宝量体温。
2、宝宝发烧时很容易哭闹,使用安抚奶嘴的温度计是测量宝宝体温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宝贝最舒服的方法。把安抚奶嘴放入宝宝嘴里,大约3分钟,让温度计变暖。按下开关按钮打开温度计,让安抚奶嘴一直留在宝宝嘴里,直至发出提示音,此时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宝宝的体温啦。
3、如果宝宝之前刚喝了热饮或冷饮,安抚奶嘴温度计可能就会不准确,这时候,可以结合数字温度计测温。
4、根据宝宝的状态,妈妈们可以选择使用直肠式测温法,更加精确。打开温度计,用水溶性浆润滑温度计尖端,用一只手分开宝宝的臀部。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将温度计的尖端滑入直肠不超过12毫米的地方,温度计发出提示音表示插入到位。然后取出温度计,读取度数就可以了。
5、遇到宝宝体温偏高,妈妈先做一下客观的评估,比如小宝宝是不是刚洗完热水澡?或是天气太热、穿太多?室内通风不良等等,妈妈可以先卸下宝宝的外衣,并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6、一般情况下,如果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度,不建议吃退烧药,可以多给宝宝喂水,增加宝宝的尿量,促进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
7、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每次擦拭的时间要在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比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8、如果宝宝体温长时间超过38.5度,就一定要立刻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家长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布洛芬(美林)这两款。
这两类退烧药虽属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洛芬类的美林,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宝宝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不建议使用。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某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