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4 08:20 来源:网友分享
同是名医下社区,为何“冰火两重天”?
下社区坐诊,有些名医很受欢迎
上周六一大早,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王长松来到玄武区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楼中医馆,每个周六上午,他都会来此坐诊。这天,不少患者冒着寒风在此等他。记者和一位姓李的患者攀谈起来。
这位患者说,她住在鱼市街,最近睡眠不好,有时浑身出汗燥热,平时手心脚底也容易出汗,早就想找个中医看看,“大医院路远人又多,真是怕去。后来从报上看到王主任在这边坐诊,他是大医院有名的专家,不是一样的嘛。而且这边环境蛮好的。”她说。
9:50左右,记者从挂号处了解到,王长松的号已经全部挂完了。而他的诊室外,还有6个人在排队。
同是名医,也有人坐了“冷板凳”
然而,同是名医,也有人下社区坐诊的境遇大不相同。张鋆(化名)是江苏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生导师,退休前是一家三甲大医院的主任医师。现在,他除定期在原工作医院坐诊外,每周五上午也会到一家社区医院给病人看病。
12月9日,记者在这家社区医院见到了张鋆。整洁的诊室内冷冷清清,七八张床位只有一名患者在扎针,张鋆显得非常空闲。他说,卫生主管部门现在准许医生多点执业,这对退休老医生是个发挥余热的好机会,尤其针灸推拿等项目,疗程比较长,患者要反复跑医院,到大医院排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相对而言,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坐诊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便利。“我在大医院忙惯了,到社区医院闲下来反而很不习惯。”
3天后,记者又在张鋆返聘的那家大医院看到了他。候诊大厅里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张鋆的铭牌下面,足足有16个病历在排队。记者了解到,他在这里半天要接诊二三十个患者,跟在社区医院一个月的门诊量差不多。
业内人士:完善配套政策,要让名医下社区敢“吆喝”
“名医到社区‘遇冷’,关键是群众不‘认’社区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告诉记者,社区医疗硬件条件等相对薄弱,不少市民长期以来也养成了一生病就到大医院排队的习惯。
“其实,小毛小病社区完全能治,尤其是中医理疗,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引进大医院名医,也是为改变社区医疗给人留下的‘水平差’的印象。”他说。
那么,同是名医下社区,为何出现“冰火两重天”?记者采访发现,“遇冷”的名医,多半是因为患者根本不知情。
吆喝不吆喝,效果完全不一样。
玄武区卫生局副局长奚建彬介绍,王长松在同仁街社区坐诊,他的背后有一整套“院社合作”体系在支撑。该区由卫生局牵头,跟中大医院、市中医院、八一医院等三甲大医院达成紧密合作关系,例如,王长松由中大医院委派到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任副主任,除坐诊外,还负责业务指导、带教、健康教育等,在医院和中心两头有考核,“从制度上保证了到社区坐诊成为名医工作的一部分,社区中心相当于大医院科室的延伸。”他说。
下社区不吆喝,这部分名医也有他们的无奈。虽然“多点执业”已合法化,但真正实施仍面对许多现实困难。名医个人去社区坐诊的,大多是私下行为,不愿意太声张。“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多点执业’的配套,使更多名医名正言顺地到社区坐诊,也让社区医院能够放心大胆地‘吆喝’。”一位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