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07:35 来源:网友分享
淋巴管瘤可以发生在体内含有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 约95 %发生在颈部和腋窝 (颈部约占 75 %,腋窝占 20 %),其它部位少见。传统上习惯把淋巴管瘤分为以下3类:
1)海绵状淋巴管瘤:是最常见的一种淋巴管瘤,主要由较大的淋巴窦腔构成,常伴有纤维包膜,多见于唇、舌、颊、颈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变形。该类淋巴管瘤不能被压缩,一般不侵及皮肤,但可侵及黏膜,在黏膜表面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
2)囊状淋巴管瘤:又称囊性水瘤。主要由肉眼可见的巨大淋巴腔隙构成,也是淋巴管瘤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颈部及腋部,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性包快,该病变一般界限清楚,有波动感,不能被压缩,穿刺可抽出淡黄色的液体。
3)单纯性淋巴管瘤:又称毛细淋巴管瘤,非常少见,是由细小的薄壁淋巴管组成,常见于肢体近端,其外观像米粒大小的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破溃后可流出淋巴液,很少孤立存在,常为多个淋巴管瘤无规则的排列在一起。
淋巴管瘤的术前确诊率较低,尤其位于体腔内者。影象学检查和穿刺活检能够提高其诊断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简单快捷,可以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数量、与周围的关系等,但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典型淋巴管瘤表现为低张力无定型囊性肿物,肿块大小0 . 5cm 至几十厘米不等,囊内可见条带状回声分隔,形成典型的蜂房样结构,不同囊液成分其回声可有强弱不同,囊壁有钙化时可表现为强回声。
CT 更容易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淋巴管瘤典型CT表现为:薄壁、光滑的囊状物,囊内密度均匀,可见分隔,囊壁和分隔可强化。
MRI能够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和范围, 是目前最好的检查诊断方法,通过电脑三维重建, 能够显示肿瘤的立体图像。
在超声或 CT 引导下,进行介入穿刺可抽吸出瘤体内囊液。如果为浆液性或乳糜性,含有多量淋巴细胞,可高度提示淋巴管瘤的诊断。
恶性淋巴瘤对人的危害很大,淋巴系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役器官,可以帮助自身抵抗其他疾病、细菌的侵入,但是如果淋巴系统出现“故障”,将导致自身抗病力迅速下降,要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其他疾病。淋巴瘤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容易和其他疾病发生混淆,麻痹患者的意识,且该病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恶性程度很高,从低龄儿童到老人都可能发生,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引起重视。
恶性淋巴瘤的危害是全身性的,主要表现有:
1.肝胆:肝实质受侵可引起肝区疼痛;
2.骨骼:临床表现有局部骨骼疼痛及继发性神经压迫症状;
3.皮肤:非特异性损害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症及痒疹;
4.胃肠道: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出血等;
5.扁桃体和口、鼻、咽部。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者,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衄。
淋巴管瘤不同于血管瘤,不会自动消失,因此若确诊为淋巴管瘤,应尽早治疗。淋巴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除手术外,还有肿瘤囊液抽吸、抽吸后注射硬化剂、热疗、放疗等。一般认为,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切除的复杂性和操作的危险性决定。
1)手术治疗:在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切除为淋巴管瘤的首选治疗。淋巴管瘤有浸润性生长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所以根据发生的部位和受累及的范围,应尽量一次完整切除瘤体,必要时可部分或全部切除受累脏器,同时结扎周围的淋巴管道,防止淋巴管瘘而导致复发。
2)囊液抽吸:瘤体内液单纯穿刺抽吸只能暂时解除瘤体对周围组织或器官的压迫 ,由于瘤腔与淋巴管相通,所以会很快复发,此方法近年已经较少应用 。
3)硬化疗法:瘤体内液穿刺抽吸后注射 OK-432、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纤维封闭剂等,能促使瘤壁发生炎症粘连,使淋巴管道闭塞防止复发,其中以应用纤维封闭剂剂果较好,甚至可避免手术。
另外还有放射、激光、热疗等方法 ,但效果不甚理想。
温馨提示:
饮食调理上,要注意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冬瓜、西瓜、绿豆、香菇、银耳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