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 怎样预防早产儿脑瘫_

2016-12-27 14: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判断早产儿脑瘫的方法

  早产儿脑瘫有以下表现,妈妈们可以对比下,自己给宝宝做个筛查。

  1.身体发软或发硬: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脑瘫或肌肉系统疾病会有身体发软、自发运动减少或身体发硬的表现,这些表现如果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出现,并且持续4个月以上,那么妈妈们就要马上带宝宝到医院做系统的检查了。

  2.头围异常:脑损伤的新生儿一般都会有头尾异常的情况,所以妈妈们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头围是否有异常。

  3.姿势固定:脑损伤会导致肌张力异常,婴儿引发新生儿的一些姿势较为固定,如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如果宝宝在出生一个月左右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4.体重不增加、斜视:如果宝宝吃奶显得无力吃力,体重不怎么增加,并且出现斜视等症状时,也暗示宝宝有可能存在脑损伤的疾病。

二、早产儿脑瘫的预防

  早产儿脑瘫是可以预防的,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

  1.孕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更不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做好孕前检查,排查一些不适宜怀孕的疾病。

  2.孕中定期做孕期检查,排查各种先天性疾病,注意劳逸结合,预防各种疾病,少接触猫狗等宠物,预防早产难产。

  3.分娩前做相关检查,确定适合的分娩方式,切莫让宝宝在分娩过程中造成缺氧。

  4.宝宝出生一个月内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脑外伤等。

  如果宝宝真的不幸患上了早产儿脑瘫,那么妈妈们需要配合医生治疗。早产脑瘫儿只要积极地干预治疗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有不少早产脑瘫儿经过治疗后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所以妈妈们也不要伤心,要坚信自己宝宝是最棒的,是能康复起来的!

三、早产儿脑瘫的治疗

  1.心理疗法。小儿的年龄比较小,但是同时也是可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也是脑瘫治疗方法,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

  2.理学疗法: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仪、水疗、冷热敷等。主要目的是调节功能,缓解固缩,刺激低下的肌张力,促进循环,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从而改善平衡和步态。

  3.使用矫形器具:在脑瘫患儿的训练中,支具的应用很重要,如年幼的固缩性脑瘫患儿,因其下肢小腿后侧肌群痉挛,使足后跟不能落地、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也较多见,可使用足踝矫形支具。

  4.运动疗法:据固缩性脑瘫的临床分型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的训练。服困难的信心,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为将来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四、早产儿脑瘫的分类有哪些

痉挛型脑瘫

  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反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肌张力不全型脑瘫

  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手足徐动型脑瘫

  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共济失调型脑瘫

  较为少见,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意向性震颤、构音障碍及运动发育迟缓。

  强直型脑瘫

  强直型脑瘫为锥体外系损伤,也称强刚型、固缩型脑瘫。目前临床中单纯的强直型脑瘫十分少见,多与痉挛型脑瘫混合存在,强直型脑瘫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运动有抵抗。因强直型脑瘫属锥体外系损伤,故与痉挛型脑瘫最大的区别就是:强直型脑瘫腱反射不亢进或正常或呈减弱状态,无踝阵挛及不随意运动。痉挛性脑瘫腱反射十分活跃,有踝阵挛,无不随意运动。

  震颤型脑瘫

  震颤型脑瘫多由锥体外系损伤及小脑损伤引起,临床上有两种类型:

  一是静止性震颤,多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3-5次/秒,随意运动时可以被控制而停止震颤,多见于上肢与手部,出现交替屈曲与伸展动作,也有拇指的外展与内收动作;

  二是动作性震颤,多由小脑损伤所致,这种震颤是随意性震颤,表现为随意动作是出现震颤,随意运动停止时震颤消失,手指越接近目标,震颤越严重越显著,有的患儿有眼球震颤,临床上可用指鼻、跟膝胫等试验检查,有时伴有平衡功能障碍。

  混合型脑瘫

  同一患儿可出现上述2~3个型的症状,手足徐动与痉挛症状并存,部分部位或某些症状下,肌张力又明显降低。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