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7 09:08 来源:网友分享
廖莉,重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夏季高温湿热的气候,成为许多疾病“成长”的温床,这不,近段时间全国各地频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常常“攻击”5岁以下儿童,轻则发热出皮疹,重则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儿童健康。那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出现手足口病要如何应对?近日记者针对手足口病相关问题,采访了重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廖莉。
手足口病不容小觑
重症病例死亡率高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主要是coa16、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这些病毒非常适宜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所以手足口发病时间主要是每年的4-9月,尤其5-7月是高发季节。
廖莉告诉记者,手足口病的发病有一个年龄段,它常常“攻击”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如果接触了手足口病的患者,或者是一些隐性感染者,最短的潜伏期是2天,最长可达10天,平均3-5天内就可发病。
关于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廖莉介绍说,主要表现为发烧,口腔的黏膜、手、足心、臀部出现红色的斑丘疹、疱疹。“儿童手足口病的普通型,一般一周左右就会痊愈,只有极少数的儿童会发展成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膜炎、脑炎、急性肺水肿、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廖莉强调,据统计,重症病例中的危重型患儿,死亡率可能高达80%-85%。因此,家长决不能掉以轻心。
那怎样识别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重症患者呢?廖莉介绍,3岁以下的小孩要高度注意,如果出现持续的高烧、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加快等表现,就有可能发展成重症病例,因此要仔细观察、及时就医。
“由于手足口病发病时,不一定都是先出现疱疹,有的只是发烧,常常被家长当成普通感冒来治疗。”廖莉提醒,一定要到儿科门诊就诊,让专业的医生来帮你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家长要学会初步鉴别手足口病、水痘和麻疹
合理应对 避免延误治疗
由于许多家长对手足口病、水痘、麻疹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把手足口病与水痘、麻疹相混淆,导致孩子延误治疗。对于这种情况,廖莉为广大网友总结了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症状的主要区别,让家长能初步鉴别,合理应对。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出现在口腔、手、足、膝关节、臀部,皮疹形态为斑丘疹、疱疹,疱疹的疱壁很薄、疱液少,周围有一圈红晕,皮疹如米粒或绿豆大小,一般不痛不痒,难以发觉。
水痘:水痘的皮疹分布属于向心性,皮疹从头面部,尤其是从发际处开始,扩展到躯干四肢,以头面、躯干居多。皮疹形态表现为“四室同堂”,即在一个部位看到四种不同形态的皮疹,有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痂疹,疱壁厚,疱液浑浊,皮疹有些痒感、痛感。水痘好发予学龄期儿童。
麻疹:麻疹的症状一般为发烧3天后出皮疹,出疹时发烧进一步加重。麻疹的出疹顺序是从上往下,首先是从耳后、发际开始,再到颈部、躯干、四肢,最后是手、足心,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在皮疹之间可以看到正常的皮肤颜色。麻疹好发于5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小孩。
孩子出现手足口病不要怕
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廖莉特别强调,手足口病是急性传染性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要从源头抓起,阻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孩子出现手足口病,要及时到专业的儿科就诊。如果是普通的手足口病,可以居家隔离,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诊。此外,廖莉补充道,居家隔离,家长要注意保持房间内通风换气,注意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定期对儿童的个人生活用品消毒。
另外,在手足口病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让孩子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玩耍,还要加强孩子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饮水。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