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护理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6-11-08 11:0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小儿多动症怎么护理

  1、培养患儿社会适应能力让患儿多与具有同情心的儿童接触,体验正常儿童的情感体验,提高社会交往技能,纠正其不良行为。

  2、对学习困难的患儿采取特殊训练方法,并进行必要的职业咨询和训练,使其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安排躯体训练项目如安排健美操、游泳、棋类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耐性,(控制冲动和改善行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4、培养患儿注意力集中父母和老师要了解患儿不是故意的,给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正确引导。如手工的训练、画图画、角色扮演、自我表扬等方法,改善和矫正患儿行为问题。

  5、稳定患儿情绪耐心指导患儿做好每件事。如遇有急躁情绪时要给予正确指导,不要激怒患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其做完一件事,并给予奖励。

二、小儿多动症怎么预防

  1.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5.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7.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8.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

三、小儿多动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会无故叫喊,无耐心做事急匆匆。

  2、活动过度

  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3、学习困难

  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以下是以“注意力”为主的特征:

  1.常常无法注意细节,在功课上、工作上或是其它活动会粗心犯错;

  2.做事或活动很难维持专注力;

  3.别人跟他说话时,经常表现出没有在听的样子;

  4.常常很难依照指示完成事情,无法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不是因为相反的行为或是无 法了解指示);

  5.经常对组织性的工作或规划活动感到困难;

  6.经常逃避或厌恶需要花费心思的活动或工作;

  7.常常忘东忘西(如书本或工作需要的东西);

  8.很容易被干扰;

  9.常常忘记每天规律要做的事情。

四、小儿多动症的治疗

  美国《最新心理科学指南》杂志刊登的两项研究成果显示,血液中铅含量过高的儿童更容易罹患多动症。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血液中铅含量较高的儿童罹患多动症的几率要高于其他儿童;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凡是被父母和老师认定为具有多动症症状的儿童,其血液中的铅含量往往都比较高。

  研究人员解释说,血液中铅含量过高易导致多动症是因为铅会破坏大脑活动,从而引起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多动症症状。

  美国心理学协会也认为,儿童是否罹患多动症,70%的因素与基因有关,而另外30%的因素与环境有关,其中铅的作用不容忽视。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其主要症状是注意力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等。

  “DC—FG脑部神经递质平衡疗法”的问世,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医学不能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类疾病这一问题,为实现全人类健康的目标掀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同时宣告了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遗尿症、其他综合症(学习困难、脑发育不全、铅中毒、智力低下、注意力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类疾病将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多动症

挂号科室:儿科

温馨提示:
要提倡婚前检查,适龄结婚,切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有计划地优生优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国内外调查发现患病率3%~7%,男女比为4~9:1。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儿童 常见症状:学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儿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