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2 07:59 来源:网友分享
1、常继发于婴幼儿肺炎、肺结核、糖尿病、血液病等;应用抗菌素和激素等是主要诱因。这是因为青霉素有刺激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的作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体内细菌,使念珠菌失去细菌的制约;皮质激素可抑制体内的免疫功能。
2、具有支气管肺炎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但起病缓慢,多在应用抗生素治疗中肺炎出现或加剧,可有发热,咳嗽剧烈,痰为无色胶冻样,偶带血丝。肺部听诊可有中小水泡音。
3、若误诊而盲目加大抗生素治疗,往往使病情更加严重,但停用抗生素后常可自愈。
4、常同时有其他念珠菌感染的病灶,如鹅口疮为最多见,个别可有皮肤或消化道等部位的真菌病。
5、X线胸片:大片状阴影,多见肺底和中部,个别为粟粒状阴影,但在短期内可有变化。
6、血常规:白细胞减少。
7、痰涂片可查到念珠菌发芽的酵母细胞和菌丝。
8、临床症状轻而肺部X线征象严重;使用抗生素,病势恶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显效。
1、 发现本病后,应停止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2、加强护理及营养,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饮食中要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输新鲜血液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3、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1)二性霉素B:对深部念珠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是目前治疗深部念珠菌病主要药物,但此药的副作用较大,静滴不久即可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反应,长期应用对肝、肾、心肌有毒性作用,所以疗程不要过长。用法:50mg/kg·日,先将此药用注射用水10ml溶解,然后加入5%~10%葡萄糖液中稀释成0。1mg/ml的浓度静滴,6~8小时滴完,滴注时药瓶用黑纸包裹避光。
(2)5—氟胞嘧啶:对念珠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单用效果较二性霉素B差,但若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副作用较二性霉素B小,应用时可出现消化道症状,长期应用少数患儿可有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用量:100mg/kg·日,分3~4次口服或加入液体内静脉输入。
(3)大蒜素:有抑制真菌及抗菌、消炎作用。小儿每日10~40mg,加入5%葡萄糖液(不得少于稀释4倍)静脉滴入,每日1次,疗程2周~2个月。副作用少。
(4)球红霉素:抗菌作用与二性霉素B相同,对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与二性霉素相比,抗菌作用较弱,毒性也较小。用法:首次40~100μkg,每次增加40~100μkg,逐渐增至 600~ 800μkg/次,每日或隔日1次,静脉滴注。
预防儿童肺炎是降低儿童死亡率战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针对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麻疹和百日咳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肺炎的最有效方法。
充足的营养是改善儿童天然防御功能的关键,首先要在出生后头6个月完全进行母乳喂养,这对预防肺炎和缩短病期均有效。
处理环境因素,例如,通过提供经济上负担得起的清洁室内炉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长戒烟等措施,减轻室内空气污染;鼓励在拥挤的住所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注意家长和儿童的手卫生,也可减少肺炎患儿的数量。
肺炎的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好,但是目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细菌性肺炎在治疗过程中的抗生素耐药问题。抗生素耐药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如在不是细菌性肺炎而是病毒性感冒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细菌耐药增加使得可应用的有效抗生素越来越少,增加了儿童肺炎的治疗风险和死亡率。
1.护理:首先要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使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及睡眠。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为宜,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饮食: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液体及营养。肺炎急性期,特别是发热的孩子,通常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宜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可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以防发生呕吐。恢复期病儿可逐渐过渡到营养丰富的饮食。
3.对症疗法:孩子发热,可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溫水擦浴等,体温超过38. 5℃可服用退热药物降温。咳嗽、咳痰明显者,可适当使用止咳祛痰药。
4.注意翻身、拍背:勤为孩子翻身、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同时利于痰液排出。婴幼儿肌肉力量较弱,自主咳嗽排痰能力较弱,家长可将手背拱起呈空心状,适度上下、左右拍打孩子的背部,增加震动使痰更容易沿着气管排出来,以利于康复。
5.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亲戚朋友应尽量减少探视,防止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同时避免影响孩子休息及睡眠。已有呼吸道感染的家人、朋友应避免接触孩子,以免影响孩子的康复。
6.肺炎恢复后,也不要掉以轻心,特别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否则易反复感染。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