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痰的治疗 燥痰的中医食疗方法

2017-09-05 09:38 来源:网友分享

一、燥痰是如何形成的?

  燥痰是痰証的一种。见《医学入门》卷五。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白色枯,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用贝母栝蒌散、润肺饮(《医宗必读》:贝母、花粉、桔梗、甘草、麦冬、橘红、茯苓、知母、生地)等。如肺肾阴亏灼津者,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参见痰証条。

  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清蛋白是主要来自血液,而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浆液细胞分泌抗微生物蛋白(如溶酶体和铁传递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由信号分子(即神经递质)激活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而激活导致细胞内钙升高的信号转导通路,其结果是发生分泌颗粒的胞吐作用。在颗粒释放后,粘蛋白通过细胞内的缠绕形成聚合体凝胶。浆液细胞产物和来自血液的分子与粘蛋白相互作用以调节凝胶的粘滞度。粘液与上皮纤毛的机械性活动相结合,起着转送带样作用,以每分钟10~20μm的速度将气道中的污物运出。

  痰液的粘稠度增加主要是由于痰中的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有关,这是由于糖蛋白分子依靠不同的键(如二硫键、氢键等)交叉联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凝胶网。痰液含有电解质,其中Ca2+含量高,可以增加粘稠度。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大量炎症细胞的核破坏而产生的DNA亦使痰液的粘稠度显著提高,形成所谓脓痰,不易排出。痰的pH也影响其粘稠度,酸性液体中痰的粘稠度增加,而碱性液体中痰的粘稠度降低。

二、燥痰的常见症状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寒冷季节。

  当呼吸道发生炎症病变时,呼吸道液体的成分就会发生改变,形成痰液。痰液中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粘膜上皮细胞等成分。痰液中液体主要是由支气管粘膜上皮的分泌粘液的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的。腺体的分泌受迷走神经支配,刺激迷走神经可以促使腺体分泌增加,杯状细胞除了也受迷走神经支配外,在直接受到吸入的干燥空气、刺激性气体等刺激后亦分泌增加。

  在慢性气管炎等疾病时,气管支气管内的腺体肥大,杯状细胞增多,分泌物的量显著增加,并且其粘稠度也大为增加,而气管粘膜的纤毛运动减弱,造成痰液清除功能受阻,粘液不易排出。

三、中医论燥痰

  一·中医观察痰的方面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三,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二·痰的分类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湿痰: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量多易出,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苍白术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四、化痰的药和中医食疗治痰

  一·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1匙。

  拔痰祛痰的外贴中药

  1、百草琼浆益气贴

  2、三伏帖

  二治疗燥痰的中医食疗方法

  1·蜂蜜润肺止咳丸露蜂房、僵蚕各等份,蜂蜜适量。将3味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6克。功效:润肺化痰、散结消肿。适用于肺癌咳嗽明显者。

  2·甘草雪梨煲猪肺甘草10克、雪梨2个、猪肺约250克。梨削皮切成块,猪肺洗净切成片,挤去泡沫,与甘草同放砂锅内。加冰糖少许,清水适量小火熬煮3小时后服用,每日1次。功效:具有润肺除痰作用,适用于咳嗽不止者。

  3·冰糖杏仁糊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软去皮,捣烂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功效: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等功效。

  4·白果枣粥白果味甘苦涩,具有敛肺气、定喘咳的功效,对于肺病咳嗽、老人虚弱体质的哮喘及各种哮喘痰多者,均有辅助食疗作用。白果25克、红枣20枚、糯米50克。将白果、红枣、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温服.功效:有解毒消肿等作用。

  5·银杏蒸鸭白果200克,白鸭1只。白果去壳,开水煮熟后去皮、蕊,再用开水焯后混入杀好去骨的鸭肉中。加清汤,笼蒸2小时至鸭肉熟烂后食用。可经常食用。功效:具有补虚平喘,利水退肿。适宜于晚期肺癌喘息无力、全身虚弱、痰多者。

  6·莲子鸡莲子参15克,鸡或鸭、猪肉适量。莲子参与肉共炖熟,适当加入调料即可。经常服用,补肺、益气、生津。功效:适用于肺癌气血不足者。

  7·冬瓜皮蚕豆汤冬瓜皮60克,冬瓜子60克,蚕豆60克。将上述食物放入锅内加水3碗煎至1碗,再加入适当调料即成,去渣饮用。功效:除湿、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癌有胸水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呼吸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