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有四个“灭火器“你知道吗!

2016-12-20 16:02 来源:网友分享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人面色红赤,像红脸的关公似的,这往往是过盛的心火上炎到面部的表现。心火灼伤了津液,人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虽然喝水很多也还老是感觉口渴。心火灼伤了下焦(大约相当于胃以下的位置),人就会出现尿黄、便秘的问题。心火灼伤了络脉,人就会出现吐血、流鼻血等问题。

  尽管刚刚入秋,但“秋老虎”依然威力不减,心火旺的症状更易出现。那怎么预防呢?

  人体有四个灭火穴

  首选大陵、劳宫、外关、行间这几个穴位。大陵是心包经的原穴和腧穴,既与心包经的元气密切相关,又是输送心包经元气的重要通道,有很强的清心泻火的功效。行间属于足厥阴肝经,能够祛肝经之火,所以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外关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部位的一种描述,祛除了三焦之火,人的焦虑、烦躁、紧张等便会随之消失,身体就感到通畅了。劳宫穴在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取穴的时候半握拳,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轻压手掌心,让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压在掌心横纹上,中指尖按压处就是劳宫。它是心包经上的大穴,所以泻心火,必选劳宫。

  只要是上火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都可用这几个穴位解决。心火偏重的人、容易上火的人,平日里多按摩这几个穴位,也有保健降心火的作用。

  灭火也有食方

  昆明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何红介绍,除了穴位,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火,采取食疗。

  心有火:舌边尖红、心烦意乱、眠差多梦、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饮水。

  推荐方:莲子汤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或取莲子心5克泡水喝,每日一次连服一周。

  肝有火:眼干痒、眼屎多、脾气暴躁,想发脾气,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推荐方:枸杞叶滚蛋花汤 。在锅中放水烧开后,放入枸杞叶,随之倒入调好的鸡蛋滚开,再加入调料即可。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生津补肝的功效。

  脾、胃有火: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口臭,牙痛,牙龈红肿,大便干燥。

  推荐方:麦冬、菊花茶 取麦冬、菊花适量冲泡。具有养阴润肺、镇咳祛痰、清心除烦的功效。

  肺有火: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黏黄、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推荐方:雪梨贝母百合盅。雪梨去皮切块,与贝母、百合一起置炖盅内加开水适量,文火隔水炖1小时,加糖调味即可。

扩展阅读:


一、肝火犯肺的治疗

  肝火犯肺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法则: 清肝泻火,宁肺止咳。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 基本方药:黛蛤散(或龙胆泻肝汤)合清金化痰汤(或泻白散)加减:青黛,由栀子、黄芩、桑白皮各10克、贝母8克、海蛤壳20克.瓜蒌仁15 克、知母、麦冬各12克、甘草10克,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日服1剂,分2次凉服或频频饮服。若咳甚药入即吐者,可加入生姜汁少许。

  2.加减变化: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9克: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10克;若火热伤阴,口干欲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芦根30克;若木火燔灼,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30克、地榆炭15 克、地骨皮15克;若出血如涌,加犀角10克、生大黄12克,冲服参三七粉3克或云南白药0.4克;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10~15克煎服,或用人参12克、附片10克煎服。

  (二)外敷药物

  1.附子适量、打烂,贴敷涌泉穴。

  2.大蒜适量,捣汁贴涌泉,双足交替进行。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