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多了是不是就容易得糖尿病!

2016-12-24 14:14 来源:网友分享

  糖尿病在中国传统医学文献中被称为“消渴病”,或称为“消证”、“渴证” 等。消,《说文解字病疏下》 指出:消是想饮水的意思,《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 则认为:消指消化,善消水谷。 可见“消渴” 一词概括了糖尿病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的典型症状。《儒门事亲》 指出:消是消灼,是火烧的意思;《景岳全书》 则指出消是消烁、消耗的意思。可见消渴病名还揭示了糖尿病的基本发病机理和基本发展趋势。

  消渴病由热伤气阴所致;消渴病日久,消耗人体精气,可致人虚损,不仅令人疲乏、消瘦,久病入络,最终更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病因究竟是什么

  1. 体质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体质偏颇是引起消渴病重要的内在因素。《灵枢·五变》 曾指出“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等,对体质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系统论述。临床观察发现:阳明胃热体质、少阴肾虚体质、少阳肝郁体质、厥阴阴虚肝旺体质、太阴脾虚体质之人均可发病,其中尤以 阳明胃热和少阴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 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辛辣香燥,煎炸烧烤,可内生湿热、痰火,或成胃肠结热,诸热伤阴,发为消渴。正《素问·奇病论》 所谓:“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 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阳气过用,五志化火,火热内燔,消灼阴津,发为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 所谓:“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即此。

  4. 年老劳倦

  高年体虚,或加以劳倦过度, 劳心太过,暗耗阴血,房事不节,更伤肾精,“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可发为消渴。

  5. 外感邪毒

  风热外犯,或外感温热毒邪,可直接伤阴,成为消渴病发病的基础。《灵枢·五变》 就曾论及“百病皆生于风”,宋代诸瑞章《卫生家宝》 也曾指出消渴病为“风毒气” 所伤。

  6. 药石所伤

  药石燥烈,可伤阴劫液,成为消渴病发生。《素问·腹中论》 就有论及。事实上,古代的“五石散”、壮阳药和现代的类固醇激素等,均可导致血糖异常升高。

  不健康饮食行为

  1. 过量的能量摄入

  肥胖和2 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是毋庸置疑的, 全世界的糖尿病发生率增长与肥胖比率有直接联系。事实上,肥胖使得2 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增大了9成以上。与没有超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 肥胖患者自身对血糖的调整能力很差,并且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问题,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肥胖者常常以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即代谢综合征,可同时伴有多种激素水平的改变。

  2. 营养失衡

  必需营养素不足时,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严重时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和生化活动异常,甚至发生机体形态结构的异常,影响人体健康; 某类营养素过度摄入也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异常改变,或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干扰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发生代谢异常,有时甚至可产生“中毒” 现象。 营养失衡主要表现在膳食中的营养素不均衡,某种营养素欠缺或过剩,或食物质量欠佳不利于吸收等,最终可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和糖尿病病理改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3. 脂肪摄入过量

  膳食中的脂肪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1g 脂肪在体内氧化分解可产生9kcal 的能量,比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高一倍多。国内部分地区的研究显示 糖尿病患者的脂肪摄入量往往比一般未患病者更高。脂肪摄入过量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的过量会增加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过高的反式脂肪酸摄入与糖尿病存在有显著相关性。

  4. 膳食纤维摄入减少

  膳食纤维摄入的减少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谷类食物加工过于精细及粗杂粮摄入减少。很多人为了追求口感,对米、面要求过于精细,即使是粗杂粮也由于加工过于精细不但失掉大量b 族维生素,导致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而且,蔬菜、水果的平均消费量也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性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的下降可能与糖尿病密切相关。

  5. 在外就餐频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交际应酬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餐馆就餐,尤其是喜欢快餐和宵夜,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有出现能量摄入过量和营养素失衡。

  6. 经常过量进食

  很多居民,尤其家庭主妇、中老年人总认为剩饭、剩菜扔掉可惜,为了不浪费,常常在饱餐后又加吃剩饭,剩菜里的油汤也都吃了,以至于能量过剩日积月累,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发生。

扩展阅读:


一、糖尿病前期的病因

   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症状,不容易被发现。所以以下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注意时常监测血糖,及早发现血糖升高倾向:

   1、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2、年龄≥45岁;

   3、超重或肥胖者——体重指数(BMI)≥25;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和(或)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0毫摩尔每升(mmol/l),即35毫克每分升(mg/dl);甘油三酯≥2.82毫摩尔每升(mmol/l),即250毫克每分升(mg/dl);

   5、高血压:收缩压,即高压≥140毫米汞柱(mmHg)和/或舒张压,即低压≥90毫米汞柱(mmHg);

   6、患有心脑血管病变,如常见的中风偏瘫等;

   7、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者;曾有不明原因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8、生活习惯久坐者;

   9、使用一些特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