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22:25 来源:网友分享
目前中国内地约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但由于大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深,用药欠规范,使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机。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陈生弟教授今天呼吁神经科及内科医生应了解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以提高临床诊断和用药水平。
陈教授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学术会议暨2010上海交大国际神经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提供的调查发现:有88%的神经内科医生不知道中国有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即使知道该指南的医生也很少能准确清楚掌握其主要内容。”
为规范提高帕金森病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去年对2006年制定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进行了修改补充,作为第二版发出;并于今年与勃林格殷格翰公司联合启动 “中国帕金森病指南万里行”神经科医师继续教育;计划在两年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南京、杭州等40个城市的近4000名神经科和内科医师进行培训。
陈教授透露,新版治疗指南将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推荐为早期起始治疗首选药物,意味着中国的帕金森病治疗理念已与国际接轨。
帕金森病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发病后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和心理负担。临床一般认为,如果疾病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就应开始症状性治疗。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