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0 17:45 来源:网友分享
由于对颈椎病的认识不全,大多数人只有在出现脖子僵硬、肩膀疼痛等症状时才会想到颈椎病,但在出现心绞痛、眼部发痒、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却很少考虑,甚至不少医生也会被颈椎病“狡猾”的症状蒙蔽,造成误诊。
伪装一:视力下降。颈椎病还可表现为视力下降、间歇性视力模糊、一眼或双眼胀痛、怕光、流泪,甚至出现视野缩小和视力锐减,个别患者还可发生失明,但多数伴有颈椎病的其他症状,如颈肩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建议出现上述眼部症状而未查出眼部问题时,最好做颈部x光片排除颈椎问题。
伪装二:高血压。有些高血压是由颈椎病引发,也就是颈性高血压。当中下段颈椎错位时,刺激了颈动脉窦,使血压突然升高(如起床时、低头时),有时却又降到低于正常血压值。颈性高血压患者无血管、心、脑和肾等器质性病变,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无效,并且常常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现象。
伪装三:心绞痛或心律不齐。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的刺激和压迫,会引发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等心绞痛症状以及心动过速或过缓。当患者的颈部症状不明显而心血管症状较重时,往往被误诊。和冠心病不同的是,颈椎病患者的疑似心绞痛症状多在低头工作过久、突然的扭头或甩头后发生,患者还会自觉颈部活动受限、颈椎伴有压痛。这类患者就医时需要做一个颈部x光片检查。
伪装四:脑动脉硬化或小脑疾患。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在行走中因突然扭头、身体失去支持而摔倒,并伴有剧烈眩晕或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但和脑动脉硬化不同,颈椎病患者发病跌倒后,会因颈部位置改变而很快清醒并站起,不伴昏迷,亦无后遗症。患者就诊时可同时查脑部核磁与颈椎核磁。
伪装五:下肢瘫痪或排便障碍。由于椎体侧束受到颈椎骨刺的刺激或压迫,导致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患者可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个别患者还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碍,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或大小便失禁等。通过头部ct排除脑血管病变后,要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一)发病原因
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邻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与本病相类同的症状。
(二)发病机制
由于本型的发病因素较多,病理改变亦较复杂,因此,视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症状及临床体征各异。如果以前根受压为主,则肌力改变(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较明显;以后根受压为主者,则感觉障碍症状较重。但在临床上两者多为并存,此主要是由于,在狭小的根管内,多种组织密集在一起,大家都难有退缩的余地。因此,当脊神经根的前侧受压时,在根管相对应的后方亦同时出现受压现象。其发生机制,除了由于作用力的对冲作用外,也是由于在受压情况下局部血管的淤血与充血所致,彼此均受影响。因此,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两者同时出现者居多。但由于感觉神经纤维较为敏感,因而感觉异常的症状会更早地表现出来。
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产生症状(例如受累椎节局部及相互依附的颈长肌、前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等均参与构成整个病理过程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