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综合征是什么 专家指导如何预防与治疗_

2017-03-21 13:36 来源:网友分享

一、如何鉴别诊断阿-斯综合征

  晕厥的鉴别诊断应将可能引起晕厥的其他疾病如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晕厥、脑血管病晕厥、代谢性疾病和血液成分改变所致的晕厥和精神神经疾病所致的晕厥进行鉴别。并与癫痫发作进行鉴别。

  1.癫痫发作

  可在任何体位起病,突然发作前可有预感,但仅持续几秒钟。发作时常致外伤有抽搐、眼向上翻、尿失禁、咬唇和意识丧失。无意识的时间常持续几分钟,发作后有较长时间的昏睡状态。而晕厥起病缓慢而无预感、发作短暂、神志很快恢复,发作后无昏睡状态。

  2.癔症

  出现于有癔症个性的患者,不伴血压、心率或皮肤颜色的变化,发作时无抽搐、咬唇和两眼上翻。

  3.低血糖症

  发作前有饥饿感、心跳加快、紧张不安和其他交感神经刺激症状,继之意识丧失逐渐进展,未经处理可进入深度昏迷。急诊检查显示血糖低可肯定诊断。

二、如何治疗阿-斯综合征

  对于心率缓慢者,应促使心率加快,常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如果是由完全性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则应植入人工起搏器。对于心率快者,可行电复律。对于室上性或QRS波群宽大畸形分不清为室性或室上性者应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而对于室速者,除扭转型室速外,可首选利多卡因。

  1.发现晕厥患者时

  (1)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位,使脑部血供充分,并将患者的衣服纽扣解松,头转向一侧以免舌头后倒堵塞气道。

  (2)在晕厥发作时不能喂食喂水。神志清醒后不要让患者马上站立,必须等患者全身无力好转后才能在细心照料下逐渐站立和行走。

  2.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所致晕厥

  可使用增快心率的药物或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

  3.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所致晕厥

  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等通常首选利多卡因,其次可选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有条件的单位,可首选电复律。

  4.QT间期延长引起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所致晕厥

  除可试用利多卡因外,禁忌使用延长复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所有Ⅰa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通常应给予增加心率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如无效则可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以保证心室率100~120次/分。对于心肌缺血引起的QT间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所致晕厥,除病因治疗外,可按室速的常规治疗。对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静脉使用维拉帕米(异搏定)有效。

  5.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所致的晕厥

  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晕厥发作;若有手术指征则应尽早手术治疗。

  6.病因治疗

  明确心源性晕厥的病因后,应针对病因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等。此外,应注意某些急需抢救的疾病,如脑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主动脉夹层。

三、如何预防阿-斯综合征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

  预防晕厥视其发生的机制而定。

  1.血管迷走性晕厥

  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疲劳、饥饿、惊恐等诱发因素。

  2.血管迷走性晕厥

  患者应在排尿、排便、咳嗽、吞咽时注意体位等。

  3.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应避免从卧位突然站立,在起床前宜先活动腿部,然后慢慢地坐在床沿观察有无头昏、眩晕感觉,而后才可下地行走;可使用弹力袜或腹带;麻黄碱可升高血压;盐可使细胞外容积增加。

四、造成阿-斯综合征的病因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因快速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晕厥发作,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也见于正常人。

  (1)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①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并非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均引起晕厥发作。室速引起晕厥发作者主要见于心室率快且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使心排出量急剧下降所致。②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 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者、严重电解质紊乱、触电、雷击等,为极严重心律失常。两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均等于心室停搏。一旦出现,患者迅速出现阿-斯综合征。③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 偶可引起心源性晕厥。

  (2)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通常不会引起心源性晕厥。当心室率超过200次/分且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则可发生晕厥。②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心室率极快且有基础心脏病者也可发生晕厥。③预激综合征参与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条旁路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旁路下传、房速伴1:1旁路下传、房扑伴1:1或2:1旁路下传及心房颤动经旁路下传等,这些类型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因常伴有快速心室率而导致心源性晕厥。

  2.缓慢性心律失常

  该型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各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包括严重窦房传导阻滞、持久性窦性停搏、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等,均易发生心源性晕厥。

  (2)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当心室率极度缓慢时可发生心源性晕厥。

  3.急性心脏排血受阻

  (1)心脏肌肉病变 主要见于原发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其主动脉瓣下室间隔显著增厚,超过15毫米,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3:1。当剧烈运动或变换体位时,心脏收缩加强,肥厚的室间隔接近二尖瓣前叶,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从而发生晕厥甚至猝死。部分患者晕厥和猝死与心律失常有关。

  (2)心脏瓣膜病变 主要为瓣膜狭窄所致。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 A.重度二尖瓣狭窄(瓣口直径<0.8厘米)者,变换体位或运动后可发生晕厥。个别患者因左房巨大附壁血栓或赘生物嵌顿,或脱落后嵌顿瓣口而致晕厥发作或猝死。B.主动脉瓣口面积<1平方厘米时,变换体位或运动后可发生晕厥。部分患者晕厥和猝死与心律失常有关。②先天性或退行性瓣膜病变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先天性或退行性主动脉瓣(膜)口、瓣上、瓣下狭窄。 ③心脏肿瘤 主要见于左房黏液瘤,属良性肿瘤。当瘤体嵌顿于房室瓣口时,使心排出量急剧降低甚至中断,导致晕厥发作或猝死。多在变更体位时出现。④心腔内附壁血栓 左侧心脏大的附壁血栓也可阻塞二尖瓣口导致晕厥发作。⑤冠心病心肌梗死 当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因左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晕厥和猝死。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晕厥或猝死作为首发症状就诊。部分患者晕厥发作是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所致。⑥急性肺栓塞 大面积肺栓塞时,可使左心回心血量骤减,导致心源性晕厥的发作。⑦主动脉夹层 当主动脉弓夹层累及一侧颈总动脉时可出现晕厥。⑧心脏压塞 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脏破裂等原因使心包腔内积液突然增加,静脉回流急剧降低,导致晕厥发作。

  4.先天性心脏病

  (1)法洛四联症 多在运动或体力活动时发生晕厥,因为运动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右室流出道反射性痉挛,引起右向左分流量增加,使动脉血氧分压进一步下降、脑缺氧加重而发生晕厥。也有因心律失常所致。

  (2)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多在运动或用力时发生晕厥,因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肺动脉痉挛,致右室排血量急剧受限,左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导致晕厥发作。

  (3)艾森曼格综合征 因肺动脉高压,偶可有晕厥发作。

  阿-斯综合征多见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后间歇太长、期前收缩太频繁、窦性停搏、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率很快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通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率不会太快,因而不会引起阿-斯综合征,但如果原有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存在,往往会引起本征。另外,心导管检查、胸膜腔穿刺、内镜检查均能反射性引起阿-斯综合征。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