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了吃这些药好 引发咳嗽的几个原因

2017-04-10 13:17 来源:网友分享

一、西医谈小儿秋季咳嗽病因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

  特点:多为一声声刺激性咳嗽,好似咽喉瘙痒,无痰;不分白天黑夜,不伴随气喘或急促的呼吸。

  症状:宝宝嗜睡,流鼻涕,有时可伴随发热,体温不超过38℃;精神差,食欲不振,出汗退热后,症状消失,咳嗽仍持续3~5日。

  原因:四季流行,温差变化大时多见,一般都有受凉经历,如晚上睡觉蹬被、穿衣过少、洗澡受凉等医生意见: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多喂宝宝一些温开水、姜汁水或葱头水。尽量少用感冒药,宝宝烦躁、发热时,可给少许小儿欣口服;切忌使用成人退热药,不宜喂止咳糖浆、止咳片等止咳药,更不要滥用抗生素。

  冷空气刺激性咳嗽:

  特点:咳嗽初为刺激性干咳。

  症状:痰液清淡,不发热,没有呼吸急促和其他伴随症状。

  原因:冷空气是单纯物理因素,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咳嗽。好发于户外活动少的宝宝,宝宝突然外出吸入冷空气,娇嫩的呼吸道黏膜就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类似炎症的反应,因而诱发咳嗽反射。最初没有微生物感染,但持续时间长了,可继发病毒细菌感染。

  医生意见:让宝宝从小就接受气温变化的锻炼。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即使是寒冷季节也应坚持,只有经受过锻炼的呼吸道才能够顶住冷空气刺激。

  流感引发的咳嗽:

  特点:喉部发出略显嘶哑的咳嗽,有逐渐加重趋势,痰由少至多。

  症状:伴随明显咔哒症状(泪、涕、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伴有38℃以上高热,一般不易退烧,时间持续一周;高热时咳嗽伴呼吸急促,宝宝精神较差。

  原因:病毒感染引起,多发于冬春流感流行季节,常有群发现象。

  医生意见:疑似流感,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特点:咳嗽时发出“空、空”的声音。

  症状:声音嘶哑,有脓痰,咳出的少,多数被咽下。较大的宝宝会诉咽喉疼痛;不会表述的宝宝常表现为烦躁、拒哺。

  原因:咳嗽多为炎症分泌物刺激,常因受寒引起。

  医生意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二、一直咳嗽试试按压这些穴位


  风池:定位此穴道的时候应该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治疗咳嗽的穴位俯伏的取穴姿势,以方便施者准确取穴并能顺利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治疗咳嗽的穴位当虎口与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操作: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治疗咳嗽的穴位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之本,对于我们来讲只要影响到了健康那就不是小病,是一定要及时发现和诊治的。对于咳嗽,中医穴位按摩疗法有着很好的疗效,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不过不要盲目,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最为安全和有效。

三、治疗咳嗽最好的药物

  急支糖浆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

  产品特点:

  1、消炎、止咳、祛痰三者结合疗效卓越;

  2、无单纯止咳所引起的排痰不爽、炎症消除难、胸闷等不反应。

  3、纯中药制剂,抗菌效果显著,对耐药菌和病毒同样有效;

  4、可不用或少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川贝止咳露

  对症: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嘶哑,吐痰白粘或黄粘,或咳痰不爽,伴有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口渴想喝水,头痛等。

  用法: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注意:

  1、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2、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OTC中成药仅适用于上述各种情况的初期,除阴虚型咳嗽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可以较长时间服用外,其他类型的咳嗽,服药均不宜超过一周,如病情变化加重,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儿童更要谨慎用药。

  常用西药

  轻微或偶尔的咳嗽,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会随着痰液排出,一般短时间内可自愈,不必服用止咳药。但是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时间久了,会转化成慢性支气管炎,不仅治疗困难,还会引起肺气肿等其它严重的并发症。

  咳必清

  对症:适用于无痰或少痰的咳嗽及百日咳等。

  用法: 口服,成人每次25mg,1日3~4次;5岁以上儿童每次口服6。25~12。5mg,1日2~3次。

  注意:

  1、偶有轻度头晕、口干、恶心、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2、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伴有肺瘀血的患者禁用。

  以上两种药物都是中枢性镇咳药,中枢镇咳药对其他中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切勿因止咳心切而加量或长期大量服用。刺激性干咳常常引起咽喉充血肿痛,此时可配合服用草珊瑚含片等清咽润喉的药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咳快好

  对症:适用于刺激性干咳。比如感冒或者急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无痰咳嗽,还有吸烟、刺激物、过敏等引起的咳嗽。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0mg,1日3次。

  注意:

  1、过敏者禁用。

  2、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用时需整片吞服,切勿嚼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

  4、偶有口干、胃部烧灼感、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和药疹等不良反应。

四、不同类型的咳嗽的食疗方

  风寒咳嗽

  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咽痒、吐稀痰,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等症状。

  方1:白萝卜蜂蜜

  白萝卜性味辛甘,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能理气化痰、生津止渴,以缓解咳嗽。蜂蜜味甘,具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二者搭配起来,可谓是治疗咳嗽的绝佳秘方。

  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丁(大小如黄豆);取蜂蜜适量,将切好的萝卜丁与蜂蜜混合蒸半个小时,再以温开水稀释,取汁服用。

  方2:热水袋敷脊背

  如果咳嗽频繁,痰稀而且颜色较白,并伴有鼻塞、流清涕、咽喉发痒以及怕冷等症状,可以灌个热水袋用薄毛巾包好热敷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肺腧穴,对缓解感受风寒之邪导致的咳嗽非常有效。

  方3:姜丝热盐熨肚脐

  取粗盐200克、生姜100克切丝,炒热之后倒在干毛巾或厚纱布上,趁热扎好口,用盐和姜丝包在肚脐部位来回熨烫,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度,持续3-5分钟。然后在两胁肋部熨敷体表皮肤,每侧熨敷5分钟,直至盐包没有温热感。一天一次,睡觉前较好。

  肺热咳嗽

  主要表现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

  方1:百合

  百合具有很好的清热去火、润肺止咳作用,肺火旺的人可以每天都服食。吃法有很多,做成百合粥、清蒸百合、西芹百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血糖正常的人还可以加点冰糖,润肺效果更好。

  方2:罗汉果泡水

  罗汉果味甘性凉,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此外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罗汉果泡水喝,到了晚上把它的肉吃掉,罗汉果的肉有点甜也有点酸,泡了一天以后再吃就很好吃了,不是特甜。

  方3:蒸冰糖雪梨汁

  梨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沛止咳作用,可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等症,特别适合秋冬食用。将雪梨去皮,切开顶部,用勺子挖掉内核,中间放入冰糖,放回顶盖,将雪梨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左右,就能吃了。要坚持食用几天才可见效。

  夜间咳嗽

  方1:蜂蜜含服

  如果经常感冒咳嗽,咳起来没完没了,特别是在晚上,咳得睡不着觉。这时,可以在睡前含服蜂蜜,慢慢含着,慢慢地把蜂蜜咽下去。睡着以后咳嗽症状就会减轻很多。

  方2:芝麻冰糖水

  夜里咳嗽加重,一晚基本上都睡不好。那就试试芝麻冰糖水,润肺、生津。方法很简单,将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共放碗中,开水冲饮。对夜咳很有效,一般适用于干咳无痰者。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