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2 12:11 来源:网友分享
从北京地坛医院获悉,该院感染急诊科新增了狂犬病疫苗注射门诊,可以为患者提供伤口评估、处置、疫苗注射,并可对疫苗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置。
狂犬病是人被狗、猫、狼等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是20-90天,人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兴奋、恐水、呼吸困难和进行性瘫痪直至死亡。一旦发病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药物,病死率极高,几乎近100%。据地坛医院病案室统计,2014年到2016年该院接收的狂犬病患者就有27人,从10岁的小孩到65岁的老人,无一例外都是因为猫、狗咬伤后没有进行疫苗注射,而最后发病死亡。
地坛医院感染急诊科主任王凌航介绍:“狂犬疫苗注射对于被猫狗咬伤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临床中多次遇到伤口处理不得当甚至不进行疫苗注射,最后导致死亡的病例,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据悉,新开设的疫苗注射门诊,不但可以进行伤口评估、处置、疫苗注射,如果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还可以进行及时处置,同时对严重的伤口还可以依托普外科支持,从预防、评估、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处置、发病患者收治各方面实现狂犬病的一体化防控。
猫、狗咬伤后如何处理呢?王凌航介绍,首先要用清水或是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30分钟。同时紧急就医打疫苗,注射疫苗使人体自身产生免疫力,消灭病毒,越及时越好。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即使是被“健康”的猫、狗咬伤,也要进行同样的处理。
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1.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4日。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3.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的等。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偶见超过10日者。此外,尚有已瘫痪为主要表现的“麻痹型”或“静型”,也称哑狂犬病,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病程长达10日,最终因呼吸肌麻痹与延髓性麻痹而死亡。吸血蝙蝠啮咬所致的狂犬病常属此型。
温馨提示:
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