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称:小儿患胆结石日渐增多

2017-03-17 15:14 来源:网友分享

  今年6岁的路路胃口非常好,但是最近总是说肚子疼,吃不下饭,还不时地恶心呕吐,这下可把爸妈和爷奶给吓坏了,他们赶紧带路路到医院看儿科,医生仔细检查,路路体温不高,皮肤无黄染,只是心窝部(剑突下)有压痛,但无肌紧张,随后做了B超,结果真相大白,原来路路得了胆结石。这令路路的爸妈迷惑不解,胆结石不是大人才会得吗?

  小小年纪为何会得胆结石?

  小儿胆结石发病率0.3%~1.16%,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后,近年患胆结石的儿童日渐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孩子爱吃大鱼大肉,糕点甜食,精米细面,而不愿吃粗粮蔬菜,致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促发胆结石形成。

  寄生虫感染,多见于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边远山区乡村的儿童,孩子在饭前便后或玩耍后不洗手就吃东西,容易引发蛔虫感染,一旦蛔虫进入胆道,虫卵和死亡的残体便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继之细菌、胆红素、脱落上皮细胞等便围绕该核心沉淀下来,逐渐形成胆结石。

  有些家长盲目过多地给孩子补钙,导致钙质在胆囊内沉积,凝聚成结石。

  有些孩子吃饭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

  不常活动,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的孩子,胃肠道蠕动缓慢,不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滞留于胆囊内浓缩变稠而形成结石。

  有的孩子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扩张、溶血性贫血、肝病、糖尿病或某些感染性疾病等,也是引发胆石症的潜在因素。

  儿童患胆结石有什么危害?

  多数小儿胆石症属于隐匿性的,有症状也不典型,平时孩子出现腹痛也多在心窝部,伴有腹胀、厌食、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常被当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痉挛。有的患儿因吃得过饱,引起右上腹疼痛,常发生在夜间,呈阵发性发作,并有恶心、呕吐及大汗淋漓等症状;较大结石堵塞胆道时,患儿可出现黄疸;若是合并感染,会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者易发生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上医院看医生,做B超检查,以早确诊,早治疗。

  如何预防胆结石?

  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有规律地吃好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少吃过于精细的糕点、甜食,肥厚油腻的动物性食品,鼓励孩子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杂粮、蔬菜水果,多喝白开水,既能促进胃肠道肠蠕动,利于胆汁排出,又能防止胆囊上皮细胞脱落,帮助消化吸收脂肪,有助于防止结石形成。

  讲究卫生洗净小手。从小教育孩子要懂得“讲卫生,不生病”的道理,自觉地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不啃咬指甲。尤其是要教会孩子科学洗手的方法,养成饭前便后、玩耍回来及接触过脏东西后要洗净双手的好习惯,可有效地预防寄生虫感染。

  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孩子如果坐的时间多,活动时间少,或久坐看电视,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相应增高,致使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随之上升,促发胆结石形成。

  及早消除诱发胆结石的隐患。发现孩子有肠道蛔虫症,要及时彻底地进行驱虫治疗。若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胆管扩张、溶血性贫血、肝病、糖尿病或某些感染性疾病等,应请专科医生诊治,以防患于未然。

扩展阅读:


一、胆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胆囊癌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二、胆结石的检查

   超声检查

   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超声内镜(EUS) 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螺旋CT胆管成像 放射性核素扫描

   实验室检查:胆管有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増高,尿胆红素增高,尿胆原减低或消失。并发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三、胆结石的概述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

   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

   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由于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还可能导致胆囊癌的发生,有报告此种胆囊癌的发生率可达1~2%。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胆结石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温馨提示: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粘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常见症状:腹痛、胆绞痛、胆囊增大、腹痛,发热及黄疸、阻塞性黄疸、胆红素钙结石、胆囊运动障碍、肝内管梗阻、灰白大便、色素性胆结石、黑色素结石、逐渐加重的右侧腹痛,伴厌食恶心[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