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肝炎症状有什么 肝炎患者如何护理

2017-06-20 21: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引起肝炎的原因

  1、过度劳累是引起肝炎的原因之一。肝脏是人体制造和贮备能量的主要场所,有“火力发电站”之称。发生肝炎后,肝脏产能和贮能的能力显著下降,如果此时机体仍因剧烈运动或劳动消耗过多的能量,势必加重肝脏负担,不利病情好转,甚至导致病情恶化。这也是引发肝炎的原因。

  2、长期酗酒也会引发肝炎。酒精能够引起肝炎主要是由于酒精(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对肝细胞直接损害造成的。据研究,如果每天饮入酒精含量达150g以上,持续5年以上者,有90%可发生各种肝损害;10年以上则有约34%发生慢性肝炎,约有25%发展为肝硬化。欧美国家酗酒者较多,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情况要好一些。

  3、引起肝炎的原因是什么还包括用损肝药物。四环素、磺胺类、麻醉药等许多药物会加重肝脏的损伤。通常用作退热止痛的药物等,对肝脏也有毒性作用。悲观烦躁也属于肝炎的病因。有些肝炎病人担心病情迁延不愈,害怕会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或苦恼于人们对他们的回避或歧视,因而长期情绪忧郁、脾气急躁,这不仅会使病情加重,甚至会造成治疗失败。

二、肝炎都有什么症状表现

  1、全身症状:乙肝患者常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此时肝炎患者应该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多休息。不要劳累过度。注意饮食的搭配!

  2、肝外表现:不少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皮肤色素沉着。或者是由于持续或反复黄疸,胆绿素在皮肤沉着所致。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些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3、黄疸:天热出汗饮水不足、一些药物等也可引起尿液颜色的改变,应注意区别。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疸。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皮肤瘙痒。

  4、消化道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炎症还可能引起肝窦的血流障碍,导致胃肠道的充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5、肝脾肿大:肝脾肿大一般是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乙肝常有肝脏肿大。如果慢性炎症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

  6、肝区疼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都是隐痛。

三、肝炎患者护理注意3个要点

  1、隔离期

  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多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都该有所了解的,病毒性肝炎实际上可以分为好多种的,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的!甲型肝炎隔离至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一般不小于40天;乙型肝炎隔离至血清HBsAg阴转;丙型肝炎隔离至HCVRNA消失;丁型肝炎隔离至HDAg阴转;戊型肝炎隔离期同甲型肝炎相似。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人粪便应予以消毒,乙型肝炎、丁型肝炎、丙型肝炎病人用过针头、注射器、器械需经高压蒸汽消毒,做到1人1针1管。食及大小便器应严密消毒。

  2、休息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后逐步增加活动。第一次肝功能正常后休息3个月,每月复查肝功能1次,若3次均正常,则可上半班3月。若3月中肝功能仍正常而无临床肝炎活动症状者可恢复全日上班。

  慢性肝炎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如黄疸应卧床休息,如无黄疸以静养为主。处于静止期可从事力能所及的工作。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仍需休息3个月,若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则可上半班。重症肝炎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重症肝炎的护理

  监护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经常作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人解除忧虑,改善睡眠。限制蛋白摄入、严禁含氨药物,有腹水者用低盐饮食。严密观察病人的体温、脉率、呼吸、血压变化。警惕感染及出血,注意瞳孔变化、性格变化、神志变化及出血倾向。注意大便色泽及性状。

  记录24小时尿量,注意肝昏迷先兆,例如行为、动作计算能力、定向力的变化及神经精神症状、扑击样震颤等。病人躁动时慎用镇静剂。昏迷不能闭眼者,用金霉素眼膏涂眼,并用纱布覆盖双眼,防止角膜擦伤。

四、有关肝炎的误区

  误解一: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肝炎的常见病因中,除了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比如酒精性肝炎、单纯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

  酒精性肝炎: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

  单纯性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度沉积。

  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自身免疫性肝病:同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以上这些肝病,并没有传染性。另外,由于各种肝炎常导致肝功异常(以转氨酶和 / 或胆红素的升高最为常见),所以大众常常会觉得「肝功异常」或「黄疸」本身就有传染性。实际上,这些症状只是肝炎的结果,是没有传染性的。

  误解二:肝炎病人都需要隔离

  在常见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

  甲肝病毒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可造成散发性流行或大流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也是甲型肝炎传播的原因。如三明治、橙汁、沙拉和肉类成品食物被甲肝病毒污染,是发达国家甲肝流行的主要原因。戊型肝炎也曾出现过水源污染引起的大流行,但目前较为多见的还是食物污染所致的散发病例。

  预防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的肝炎,应注意做到:

  1、勤洗手,幼儿园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儿童,是甲肝接触传播的高危人群,更应通过教育,让他们养成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注意用餐卫生,对一些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误解三: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丙肝

  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这两种肝炎,均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或丙肝。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也没有发现这两种肝炎能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误解四:得了乙肝一定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感染乙肝病毒6个月后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乙肝感染。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感染者,慢性化的风险高达90%,而婴幼儿时期(0~5 岁)的慢性化率则降至50%,而成人感染者中仅仅5%~10% 发展为慢性感染。

  因此,做好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做好针对婴幼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慢性乙肝是可以控制的。自从2000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免费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后,婴幼儿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降至0.32% 。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