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2 08:07 来源:网友分享
1、感染
(1)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
(2)病毒感染 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基孔肯亚病毒等。
(3)原虫感染 如疟疾、黑热病等。
(4)立克次体感染 如斑疹伤寒、Q热等。
2、物理化学因素
(1)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
(2)使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消炎痛、硫氧嘧啶、甲磺丁脲、笨妥因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
(1)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译】: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
(2)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活动性肝炎、Felly综合征(具有RA、脾肿大和粒细胞减少的三联症)。
4、脾功能亢进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肿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译】:一般外周血正常白细胞计数是4~1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60-75%。如果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时(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6、其他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恶病质、营养不良、过敏性休克等。
1、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者见到核左移或幼稚细胞。应注意非典型的淋巴细胞和异常细胞。
2、骨髓象:因病因不同而异。早期可无明显变化,也可呈幼粒细胞不少而成熟粒细胞减少的“成熟障碍”表现,或疾病极期呈粒系减少,恢复期逐渐出现各阶段粒细胞。
3、骨髓活检:对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淋巴瘤等有重要价值。骨髓检查可帮助mds的鉴别诊断。
4、骨髓培养:体外cfu-gm集落培养,可了解骨髓增生活性、骨髓中性粒细胞储备,帮助鉴别药物直接毒性作用或是免疫因素抑制粒细胞生成。
5、肾上腺素试验帮助鉴别是否为假性粒细胞减少症。
6、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测定:帮助识别是否为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7、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滴度测定,免疫球蛋白测定。
8、血清溶菌酶测定:溶菌酶升高提示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是因破坏过多所致,溶菌酶正常或减低示粒细胞生成减少。
(一)药物治疗 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成人剂量300mg,一日三次口服,见效后减量为200mg一日二次维持2~4周。副作用可有震颤、胃部不适、腹泻、瘙痒、水肿等,停药即可消失。肾脏病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对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有效。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又无感染者一般不需服药。
(二)基因重组人粒系生长因子gm-csf和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进粒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由骨髓释放至外周血液。并能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活性。g-csf对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儿童效果较好,它能加速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恢复,亦可用于预防强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发热。根据病情选用50μg/m2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100~300μg/d皮下或静脉内滴注。待白细胞回升后酌情减量或停药。csf的副作用有发热、寒战、骨关节痛等。
(三)抗感染治疗 病员一旦有发热即应做血、尿和其它有关的培养,并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证实病原体后再改用针对性的制剂。如未能证实病原体则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必须给足疗程,并应注意防治二重感染,如霉菌、厌氧菌等。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者必须给予严格的消毒隔离保护,最宜于置入空气净化的无菌室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以防交叉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者抗感染治疗常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其他 输注浓集的粒细胞悬液曾试用于伴发严重感染者,但因受者体内迅速产生粒细胞抗体而难以奏效,现已少用。在骨髓衰竭为粒细胞缺乏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免疫介导所致的症状严重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白细胞为体内抵抗和消灭外来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物入侵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成份是中性粒细胞。 当白细胞减少时,容易导致致病物的侵入,出现多部位多次感染。
当今无特效升白细胞药物,因此有必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必过多依赖药物治疗。
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化学及放射线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白细胞减少发病率逐渐增高。对于密切接触放射线和苯的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和预防为主的目的。
对于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类、抗肿瘤药物、解热镇痛药,应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一定要服用须在医生指导下密切监测血象,切忌自作主张,大剂量长期使用。
发生粒细胞缺乏症需立即住院治疗,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和配合医生护士做好、口腔、皮肤、会阴部护理是关键,该病虽来势凶险,应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当今医疗护理水平下,层流病房、造血生长因素、成份输血和多种抗生素等早期治疗下,病人多能康复出院。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白细胞减少症的护理措施,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护理白细胞减少症,而且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还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多休息,多吃蔬菜水果。
温馨提示:
有药物过敏史或发生过用药后粒细胞减少者,应避免服用同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