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2:18 来源:网友分享
1、LPS作用:
伯氏疏螺旋体细胞壁中有脂多糖(LPS)组分,具有类似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外膜表面蛋白Osp A,Osp B,Osp C具有重要的致病力和侵袭力。
2、黏附素作用:
1998年已发现该螺旋体有两种黏附素(adhesion),即DbpA(decorin binding protein A)和DbpB,通过黏附素使螺旋体结合到皮肤和其他器官组织细胞的胶原蛋白相关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上,使细胞发生病变。
螺旋体又可诱导宿主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以加重病变组织的炎症。
3、侵害第一期:
螺旋体进入皮肤约数日后,即引起局部皮肤原发性损害,受损皮肤的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ECM),螺旋体的LPS成分会使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及肝脾肿大等。
4、侵害器官进入第二期(播散病变期):
当螺旋体经血循环感染各组织器官后,以中枢神经系统(特别为脑神经)和心脏受损为主的病变。在大脑皮质血管周围及脑神经尤其面神经、动眼神经及展神经,心脏组织中有单核细胞浸润等。
5、侵害进入第三期(持续感染期):
发病持续数月以上,以关节、皮肤病变及晚期神经损害为主。可见关节呈增生性侵蚀性滑膜炎,伴血管增生,滑膜绒毛肥大,纤维蛋白沉着,单核细胞浸润。骨与软骨也有不同程度的侵蚀性破坏。皮肤萎缩、脱色或出现胶原纤维组织束增粗,排列紧密,类似硬皮病损害及萎缩性肢皮炎。神经系统主要为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轴索性脱髓鞘病变,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增生。
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然而临床表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轻者为亚临床感染或仅有一个系统受损害的表现,有的可同时出现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等多脏器的损害。任何一个系统受累均可呈暂时性、再发和慢性化的特点。不同地域其临床特征亦可不同,在美国以关节炎更多见一些。而在欧洲则以神经系统改变为多见。
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第一期
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主要表现:
(1)游走性红斑(EM):
是莱姆病的临床标志性证候,约见于90%以上病例。最初为一红斑或丘疹,出现在当初蜱媒叮食处(常已过去很久)。发红区逐渐扩大到15cm左右(范围3~68cm)时,中心常见部分消退。外缘发红,一般平伏,不带鳞屑。有时中心发红、硬结,甚至出现水疱或坏死。情况亦可差异,如可能为多环性损害。大腿、腹股沟和腋窝都是好发部位。损害触之发热,但常无痛楚,甚易疏漏。常规组织学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真皮中单核细胞浸润厚重,表皮除蜱叮咬处外别无异常。
(2)皮肤损害 ECM:
最常见,发生率约90%。好发于大腿、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开始为一个红色斑疹或丘疹,经3~32天后(平均7~9天),皮疹逐渐扩大形成一片大的圆形皮损,外缘边界鲜明(一般扁平,偶可隆起),中央呈退行性变,故似一红环或皮损内又形成几圈新的环状红圈而呈靶形。皮损早期中央呈致密性红斑、硬变、疱疹、坏死,常有灼热感,偶有疼痛、瘙痒。皮损逐日扩大,直径可达6~68cm(平均16cm)一般经2~3周皮损自行消退,偶留有疤痕和色素沉着。
(3)其他,
皮肤受累常伴有流感样症状:违和、疲惫、头痛、发热发冷、肌痛、关节痛等。
在莱姆病流行区,如在夏季出现以上证候,即使没有EM,也应给予治疗。有些病人有脑膜刺激或轻度脑病征象,如发作性剧烈头痛和颈痛、强硬或压迫感,但此期一般都只持续数小时,CSF无细胞数增多,亦无神经缺失的客观病征。除疲惫和嗜睡常为经常性外,其他早期证候一般都是间歇性和可变的。如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样发作数日,好转数日,又发生游走性筋骨痛,波及关节(一般不致肿胀)、肌腱、滑囊、肌肉和骨。疼痛一次常只累及一二处,每个疼痛处持续数小时至数日不等。EM发生前数日,可有不同相关症状(亦可无EM),皮肤损害消失后,仍能持续数月(特别是疲惫和嗜睡)。
1、血象
(血象是指血液化验的整个结果,包括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小板数目等等。)外周血象多在正常范围,偶有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血沉常增快。
2.血清学检测
目前用于莱姆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血清试验,其诊断试剂及检测程序尚缺乏标准化,存在一定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抗体检测的假阴性也见于在感染后3~4周内的“窗口期”或已用抗生素治疗后的患者,因而必须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作出解释。
(1)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此法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及ELISA。可用此法证实经ELISA,结果可疑者。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均优于IFA。国内应用超声处理及葡聚糖层析纯化的抗确检测特异性抗体。
(3)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
国内常以血清抗B31(美国标准菌株)IFA IgG抗体≥1∶128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者作为诊断依据。
可检测血液或脑脊液的特异性抗体,其中IgM抗体≥1∶64为阳性,多在EM发生后2~4周出现,6~8周达高峰,大多数患者4~6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IgG抗体多在病后6~8周内开始升高,4~6个月达高峰,维持数月或数年。
3.血液
血清冷沉淀球蛋白总量常增加100 mg/L以上(正常值为<80 mg/L)。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伴有心肌或肝脏受累者可同时有ALT及AST增高。
1、早期莱姆病的治疗
早期口服抗生素治疗,EM通常都会立即消失,一般不致再发生后期重大后遗症(心肌炎、脑膜脑炎、复发性关节炎等)。因此立即治疗甚为重要,尽管这类病人可能很易复感。
用药:抗生素选择及剂量均见遵医生嘱咐,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及多西环素(doxycycline)皆常选用。如怀疑同时伴有HGE,青霉素即无效验,应首选多西环素。
副作用:约10%莱姆病患者抗生素治疗24小时内,发生Jarisch-Herxheimer样反应(发热增高,皮疹更红,或疼痛更甚)。无论以何药治疗,约30%~50%病人头痛、筋骨痛及疲惫等可能短暂(数小时至数日)复发,疲惫则可持续较长时间。现在还不清楚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为未降解的螺旋体抗原而非活螺旋体所致。抗生素治疗前有播散性证候(多发性皮肤损害、头痛、发热、淋巴腺病)以及Bell样麻痹病人,反应消失迟延的风险最大。
2.较晚期莱姆病的治疗
对莱姆脑膜炎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神经证候(脑神经病或神经根神经病),治疗用药:青霉素G静脉注射,每天2000万单位,6次分注,共10天,但实际上疗程常延续至3~4周。
头痛和颈项强硬一般于治疗第2天开始减轻,7~10天消失;运动缺失及神经根痛常需7~8周才能完全消失,但无须以此而延长抗生素疗程。单独Bell样麻痹,口服治疗即可,但这些病人后期残留后发病的风险,比无神经播散证候的早期患者大。
虽然尚未作过系统研究,但这种疗法用于心脏炎,也能在数日中迅速收效。即使在前抗生素时期,心炎一般也能恢复,但未治病例以后发生莱姆病证候的风险甚高。
用药及注意事项:泼尼松40~60mg/d分次服用,过去似能以此加速高度心阻滞的恢复,但在抗生素应用期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则须慎重,因为它可能有碍病原体的清除。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多西环素(100mg2次/d)是合理的,但尚未作过正式评估。如有二、三度心阻滞,应收住院以利心脏监护及静脉注射抗生素,完全心阻滞者偶须暂时起搏。
德国有一组病例研究表明:青霉素和头孢噻肟治疗急性神经系统莱姆病(脑膜炎或神经根病)疗效相同。澳大利亚9例被认为是莱姆病所致很不寻常的扩大型心肌病,6例似亦由头孢曲松治疗而恢复。
在临床实践中,头孢曲松(每天2g共14~21天)已大致取代青霉素,用于播散性莱姆病的治疗。选择此药,是看重它1次/d服药的治疗方法,比在门诊静脉注射更为方便,而且头孢曲松对CSF的透入性也比青霉素强。但近期研究,多西环素口服3周,对除脑膜炎外的急性播散性病变也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