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3 21:36 来源:网友分享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数据分析,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我国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自杀,自杀率为8.7/10万。据统计,自杀人群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63%,特别是抑郁症,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
据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咨询师程农梅介绍,自杀求助者8成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抑郁症是自杀的高危诱因。她提供了一组数据:抑郁症患者中,有14%—20%的人自杀成功,“这还不包括自杀未遂的,可以看出,抑郁症对我们的威胁有多大。”
关于自杀的数据分析——
95%以上自杀行为可提前干预避免
根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自杀成功和自杀未遂的比例大约为1比20,至少95%的自杀者可以通过提前心理干预或是及时的抢救避免。早期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是避免病情加深的最重要方式,最精确的自测抑郁症方式可以通过下载国际较为通行的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试。
自杀倾向四川女性是男性3倍
据四川省人民医院针对在四川地区的临床调查和门诊经验统计,女性产生自杀倾向的比例是男性的三倍。从普遍性格上分析,女性对短期压力的承受力更差,更容易产生自杀冲动,对于长期压力则是女性承受力更好,男性更差。所以在女性家人朋友出现负面情绪时,更需要及时加强交流。
自杀前饮酒占成都自杀者七成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项调查显示,成都自杀的人群中,70%的自杀者实施自杀行为前会喝酒,20岁—40岁的女性占多数。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会产生矛盾、犹豫甚至严重的担心,在实施自杀前,那么可能会把决定权交给酒精,在意识不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完成自杀行为。在饮酒后,一些因为冲动自杀的人群更容易在试图自杀时失手,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避免自杀的威胁,必须远离酒精。
关于抑郁症自杀的防范措施——
公众普遍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绪病”,好心劝说患者“想开点”,却不知不觉中充当了抑郁症的帮凶。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魏镜教授在诊治过程中发现,很多时候,亲朋好友的劝说唤起的是患者更多的自责。“打个比方,对于肺炎患者,你如果劝他说,你别发烧了,你坚强点,别咳嗽,别让人这么操心,病人会作何感想?同样,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悲观,是疾病造成的,这样的劝说只会让他们更自责,吸取更多负面的东西。”
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更多的应该是陪伴和理解。在北京协和医院心理医学科门诊中,一般会给患者开两张处方,绿色处方(非药物)和红色处方(药物),而绿色处方中,医生会在充分理解患者现状的基础上给患者一些可行的建议。
临床上一般将抑郁症分为轻、中、重三个程度,轻度抑郁症虽然会感觉情绪低落、郁闷,但不影响日常正常的生活,社会功能、家庭功能、社交功能都能维持正常,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治疗缓解。
如果到了中度抑郁的程度,自我调节已经很困难了,正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需要遵医嘱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而一旦发展到重度抑郁,不仅自我功能受到影响,生活上还需要别人照顾,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中度抑郁症发展到重度的可能性很大,速度也可能很快,因此,在疾病发展到轻中度的时候,最好能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魏镜强调。
在魏镜看来,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绝不是什么精神癌症,只要尽早就医,在专业医生的诊治下进行正规治疗,约2/3的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即通过治疗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和状态。比起感冒、肺炎,抑郁症的治疗过程相对漫长,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一次治疗时间一般不低于一年,需要患者跟随疗程,坚持到底。
很多抑郁症患者害怕抗抑郁药有副作用、长期服用会上瘾。“不能简单地跟患者说,‘不用担心,你想多了’,因为抑郁症患者有负性思维,会把药物的副作用想得更绝对,更消极,更不能接受。我的做法是,一旦患者有忧虑,我会跟他/她一起讨论,告诉他/她我会跟你一起关注药物副作用,如果产生任何药物反应,我们一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