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19:42 来源:网友分享
古人的取暖器具主要就是炉子,以火炉取暖应该是最古老最简单的方式了。秦朝时候有钱人家创造了“壁炉”和“火墙”,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烟道),包于墙内,并与灶台相通,睡觉的炕内也盖有孔道和灶台相通,俗称“火炕”。(现在北方有的农村好像还用这种方法取暖。)室内同时配备有火盆烧炭辅助。汉朝出现了高档次的“温调房”,这种房屋的建筑材料比较特殊,用花椒和泥做成保温层涂抹于墙上,《三辅黄图》曰:“温室殿,武帝建,冬处之温暖也。”在有钱人家那儿是“温调房”,到了皇宫肯定就是高大上的“温调殿”了。当时的长乐宫、未央宫均设有温室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朝堂承东,温调延北”提到的就是这种房子,温室殿也是皇帝与重臣议事和接待来宾的重要场所,殿内的墙壁挂着华丽壁毯,地上铺着厚软的西域毛毯,“翡翠火齐,络以美玉”,内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子里度过一个温暖如春的冬天实在是舒服享受,奢华至极,即使现在也会人人争相入驻吧。
“晚妆静卸黄金驱,彤幕沉沉椒殿秋”,后宫妃子的生活跃然诗中,“椒殿”温暖馨香,也取其多子多孙之义。据考,汉代皇室藏书之所也都设有温室房,皇家历来重视教育,一来为皇嗣创造一个读书学习的优越环境,二来室内保持恒温能延长图书的寿命,有利于保存。
据《世说新语》载,西晋大土豪石崇家里也建有这样的温室。晚唐诗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椒缀新香和壁泥”、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红楼梦》五十回《芦雪广即景联句》中林黛玉的“香黏壁上椒”都提到了当时富贵人家“椒泥”涂墙保温的现象。
明清时期,皇室贵族们盖房子时在各个房间的地下事先砌好循环的烟道,燃烧的炭烟沿着主烟道、支烟道分流循环,均匀而有效地提高了所有房间的温度。“紫禁城内一些宫殿的地面下都挖有火道,添火的门设在殿外廊子下,是两个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灶口在室外,避免烟火污染室内空气,防止煤气中毒,既安全又卫生,这叫火地取暖,就是现在的地暖。乾隆曾写诗《冬日偶成》来形容皇宫冬日的温暖生活:“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在没有出现温室效应的古代,冬天可比现在冷得多啊。唐朝诗人岑参描写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可都不是造谣哦。拿离最近的清朝来说,据记载,在当时北京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天是寒冷天气,温度最低时可答零下二三十度。
烧炭火取暖,这个大家估计都想得到。但单单这一个烧炭火,也是有分别的。在古代,屌丝人家用土炕或泥制的盆装烧火做饭剩下的灶灰来取暖。若王思聪生活在古代,他家便是用木炭来取暖,他家不近取暖的材料比人家高档,连装木炭的器具也都得更加精致和考究,不同器具有不同的分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
相较于富二代,古代的宫中取暖的方式就更绝了。据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唐朝的皇子皇孙用美女御寒的事,唐玄宗的弟弟因为害怕冬寒,甚至让许多宫妓围坐在座位四周来抵御寒气。“于冬月选高胖的婢妾者,行列于前,令遮风,盖藉人之气相暖”。唐玄宗和杨玉环就更懂得享受了,冬天一天,他们经常就到骊山的行宫里,泡温泉、做SPA、饮酒行乐。
尽管如此,烧炭火取暖还是宫中最主要的取暖方式,帝王家取暖哪能用寻常百姓家的东西啊,土豪思聪家用的木炭都弱爆了。帝王家用“西凉国进炭百条,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 。
明、清两代宫中都有设置专门管理冬天取暖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不要小瞧这些机构的官员哦,就好像今天那些大老虎身边的司机,这些机构的官员是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有“近侍牌子”之称。
中国泡澡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南北朝时便出现了公共浴室,宋代时已有大众浴室,元代“汤钱五个钱,挠背两个钱”;明清时已开始关注公共浴室的卫生与安全,禁止传染病病人入池……
古代公共浴室始于何时?
《温室洗浴众僧经》:“体性常清净,斯由洗众僧”
有人认为,公共浴室是在宋代才有的,其实不然,供众人使用的澡堂至晚在南北朝时已存在。南北朝时期,公共浴室已是寺庙的必设建筑,称为“温室”,主要供僧人和宾客洗浴用。
最早洗公共浴室的是僧人,则与佛教本身的教义有关。众所周知,佛教源于印度,唐代僧人义净赴印度求法时看到,印度的寺院中都设有公共浴室。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写道:“那烂陀寺有十余所大池,每日晨时,寺鸣楗椎,令僧徒洗浴。”
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也带来相应洗浴习规。东汉安世高译《温室洗浴众僧经》称,佛祖释迦牟尼主张洗澡,认为洗浴得法可消灾:“除去七病,得七福报”。给僧人供浴还是一种功德,叫“夫人生处世,端正人所敬。体性常清净,斯由洗众僧……”
因此,中国古代每一座寺院中都少不了供僧人们集体洗浴的“浴室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所记的洛阳城西宝光寺,便有一处浴室。隐士赵逸曾称,晋朝32座寺院都毁了,仅有宝光寺尚存,赵逸还具体指出了宝光寺的浴室和水井所在位置。
当然,佛教要求僧人洗浴,不仅是身体清净的需要,还有精神层面上对清净的追求,保证“身心无垢”,所谓“洗心革面”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清心净身,才可以礼佛。这种洗浴要求与中国儒家的洗澡想法其实是一样的,《礼记·儒行》即称“澡身而浴德”。
僧人到公共浴室洗浴是有讲究的,入池前要念经:“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还要讲规矩,北宋僧人宗颐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编撰的《禅苑清规》“浴主”条,有这样的规定:“入浴之法,老宿上堂,后生下堂,各具净巾浴具,不得裸露无惭,高声笑语,敲磕桶杓,涕唾污秽……”
到了元代,冬天泡澡已成为人们驱寒、清洁的一种习俗,还出现了诸如擦背、挖耳、剃头、修脚、按摩等项目,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洗浴文化。
元代的公共浴室称为“混堂”,城市里的混堂要数京城大都(今北京)最好,不只服务项目多,价钱还便宜,当时的高丽(今朝鲜)使臣很是享受。有一本专为高丽来华人员使用的手册名叫《朴通事谚解》,里面便提到一家名叫“孙舍混堂”的公共浴室,洗澡、搓背很便宜:“汤钱五个钱,挠背两个钱,梳头五个钱,剃头两个钱,修脚五个钱,全做时只使得十九个钱。”
所谓“汤钱”,相当于浴室的门票,仅需5个铜板。浴客进入浴室后,由服务生引导,每位浴客都会有一个柜子,以方便存放衣帽。
元代公共浴室的服务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搓澡、捶背等都成为后来公共浴室必不可少的助浴项目,如明代,京城公共浴室普遍有“擦澡”。据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明宫中还设有“混堂司”专门负责宫廷洗浴:“凡内官,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这些宫中女人洗澡时,也都有人替她们擦背,这些“擦背工”都是净过身、却又未能进宫当太监的男子,俗称“无名白”。
元代的公共浴室,当然也分不同的档次,贵族所用浴室还是很高级的。如北京小汤山温泉,在元代时已开发为皇家温泉浴池,称作“圣汤”。而现代流行的“桑拿浴”,在元代时也已出现,称为“温石浴”。
温石浴并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元史·世祖本纪》记载,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秋七月,忽必烈曾在京城,“造温石浴室及更衣殿。”
据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宫阙制度”条,温石浴室在北海琼华岛,“瀛洲前、仁智西北,三间,高二十三尺,方顶,中置涂金宝瓶。”附近还设有圜亭,为“后妃添妆之所也”,圜亭因此又称“胭粉亭”。
1、辛辣食物
辣椒含有辣椒素,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胡椒含胡椒碱。例:辣椒可刺激食欲、增进消化,能使心跳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流向体表的血液增加,故冬天吃点辣椒可抵御寒冷,并能防止因受潮湿而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和胃虚寒症。
2、肉类
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的御寒效果较好。它们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高,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吃这些肉可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3、蔬菜
包括新鲜的、罐装的(无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剂)蔬菜;番茄酱。蔬菜类不能和非核心类食物合并(比如油炸的蔬菜和豆类,油浸蔬菜、糖渍的蔬菜等都不是核心类食物);蔬菜汁不属于核心食物。
4、水果
包括新鲜的、罐装的(非糖水类)水果。如果是罐装的必须是水或纯果汁(非糖水)浸泡的,浸泡汁水不可以食用;干果(杏干、桃干、香蕉干等)不算做核心食物;果汁不是核心食物。
5、汤类
包括新鲜的、冷冻的、罐装的(无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剂)清汤。西式奶油浓汤和浓缩肉汤不算做核心食物。
6、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缺乏有关。藕、胡萝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这类食物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