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2 11:08 来源:网友分享
哑铃状的肿瘤一半在颅内,一半长到颈部,位于颈静脉孔区的肿瘤解剖位置深,周围密布大血管和神经,是神经外科领域中最复杂的高难度手术之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庆教授团队成功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为一名53岁的女性患者精准微创切除了这一复杂区域的肿瘤,不日即将出院。
3年前,廖女士右耳听力开始慢慢下降,随后出现了耳鸣、外耳道流脓等症状,以为是耳朵出了点小问题的她并没有在意。然而,6个月前,她的头部却时不时隐隐作痛,甚至开始恶心呕吐。2个月前更是出现了走路不稳的症状,特别是上下坡时更为明显,声音也开始嘶哑,并且出现了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等症状。
经检查发现,这些不同部位的奇怪症状,原来都是廖女士颅底的一个肿瘤在作祟。这个肿瘤位于颅底和颈部的交界区“颈静脉孔区”,肿瘤又深藏在密布的大血管和神经中,正是由于压迫了控制听力、吞咽等功能的神经,廖女士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术前
据了解,该部位解剖位置深,无论是从头部还是颈部入路进行手术,显露都非常困难,很难一次性完全切除。此外,这一区域解剖结构十分复杂,骨质非常不规则。这一近于“未知”而复杂的区域,对于手术来说是一大挑战。
3D技术助力精准直达肿瘤
如何寻找最佳治疗方法,这个艰难的问题同时摆在神经外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面前。
对于神经外科专家来说,切除这一交界区的复杂肿瘤,传统开颅手术从颅内往颅底切除肿瘤,“哑铃”在颅内的一端肿瘤能够切除,但颈部的另一端“哑铃”就无法切除干净;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从颞下窝入手,从外往颅底切,能够解决颈部的“哑铃”,却无法将颅内的一端切除干净;即使与口腔科协作,从面部把下颌骨截断,肿瘤仍然显露困难,无法完全切除。
“传统的方法不仅需要在耳后和脖子上做一个很大的切口,大概半个脑袋都需要显露出来。更为麻烦的是,肿瘤很难切除干净。”据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庆教授介绍,其团队在袁贤瑞教授的带领下,就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入路,以最小的创伤最干净地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进行了10余年的潜心研究。专家们发现,“开门见山”是最适合的方法,直奔交界区将周围的骨头切除,把肿瘤边界暴露。
那么,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创伤,切除多少骨头合适呢?刘庆教授团队决定借力最新的3D打印技术,通过高清晰的影像,重建患者脑部3D模型,在模型上反复模拟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有选择性地切除最少的骨头,能够精准直达肿瘤所在的位置。
术前“预演”辅助避开大血管并保护神经功能
切除肿瘤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最大可能保留和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然而,这个位置的肿瘤深藏在密布的大血管和神经之中,不仅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椎动脉等脑部重要血管,更有后组颅神经区,包括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等。
如何不损伤这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呢?3D打印的模型可以还原肿瘤在颅内的真实情况,清晰地显示肿瘤与这些血管和神经的关系,专家们术前就可以制定和“预演”最合适的手术方案,精准地避开这些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3D打印的模型
3月16日,刘庆教授和袁健博士团队,成功地为廖女士进行了手术。专家们按照在3D模型上预演的手术方案,有选择性地磨掉了交界区的一部分骨头,将肿瘤边界暴露出来。从位于颈部的肿瘤根部往外开始切除一端的肿瘤,再往里“掏”出“哑铃”肿瘤在颅底的一端,完整地切除了直径4厘米的肿瘤。
“整个手术几乎都是在硬膜外进行操作,对于硬膜内的神经、血管和脑组织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基本上没有牵引脑组织,保护了正常的神经功能。”刘庆教授介绍,这都得益于3D打印技术的辅助。
术后
传统手术因无法如此精确地保护神经和血管,患者术后需要用胃管鼻饲1-2个星期,以防误吸入气管危及生命。而廖女士术后可立即正常进食,听力渐渐恢复了,声音嘶哑的状况也有所好转,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不日即可出院。
温馨提示:
饮食营养是维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饮食对机体的机能和状态有重要的影响。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肿瘤发生是由于细胞电子平衡失调所致。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种缺乏电子的物质(不饱和电子物质),进入人体后到处争夺电子,如果夺去细胞蛋白分子的电子,使蛋白质接上支链发生烷基化,形成畸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