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mmunol:胸腺中存在大量自体反应性B细胞

2016-07-13 21:08 来源:网友分享

  2016年7月12日讯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初级淋巴器官,前T细胞进入胸腺后能够迁移到皮质区域从而进行TCR的重排。之后,T细胞会发生两个主要的选择事件。首先,TCR会选择性地与MHC分子进行结合,发生阳性选择过程,介导阳性选择过程的主要是皮质区胸腺上皮细胞(TEC)。经过阳性选择留下的胸腺细胞会通过与自身抗原结合进行阴性选择,其中自体抗原是由树突状细胞以及TEC表面的MHC-I与MHC-II呈递的。组织特异性的抗原主要由转录因子AIRE调节,与自体抗原-MHC复合体亲和力较高的T细胞会发生细胞凋亡,从而保证中枢免疫耐受的形成。

  尽管胸腺是T细胞发育的场所,但人类的胸腺中仍然有B细胞的存在,这些B细胞主要位于髓质区,被大量的T细胞包围。研究表明这部分B细胞参与了自体抗原向T细胞的呈递。B细胞表面表达大量的MHC-II分子,从而能够将自体抗原呈递在细胞表面用于T细胞识别。

  B细胞的主要发育场所是骨髓。大部分的B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都会产生自体反应性Ig,这部分B细胞中大部分会被清除,但仍旧会剩下20%的自体反应性B细胞进入外周循环系统。另外,研究表明胸腺中存在的B细胞其Ig的特征与骨髓来源的B细胞并不相同,但这方面的数据比较有限。

  为了探究胸腺中的B细胞是否特异性针对自体抗原,来自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大学的Menno C. van Zelm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杂志上。

  首先,作者验证了前人的报道,即在胸腺中鉴定出了B细胞的存在。进一步,作者对胸腺中的B细胞表达的Ig库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胸腺中的B细胞其表达的Ig类型与骨髓来源的明显不同,具体区别发生于V/D/J基因的重组阶段。

  之后,作者通过单细胞克隆的方法得到了胸腺B细胞的Ig基因并合成了对应的单克隆抗体。经过与EHp-2细胞裂解液进行反应(检测自体反应性的手段),作者发现胸腺来源的Ig衍生的单克隆抗体对细胞裂解液的反应性明显高于骨髓来源的Ig衍生单克隆抗体。这证明了胸腺中的B细胞存在明显的自体反应性。

  最后,作者证明了胸腺中的B细胞其反应性是多源的,进一步的测序结果也表明胸腺中的B细胞其Ig基因重组的方式也明显不同于骨髓来源的B细胞。

  综上,作者证明了胸腺中自体反应性B细胞的存在,并对其细胞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医药科研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