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13:06 来源:网友分享
1.长期憋尿或者排尿不畅。
长期憋尿,或者排尿不畅,尿液在膀胱内部不断积蓄,尿液的浓度逐渐升高,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
2.饮水过少或者汗液挥发过快。
饮水过少,尿液无法得到稀释,容易造成造成尿液的浓度升高,进而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汗液挥发过快,尿液不断被蒸腾浓缩,也会造成尿液的浓度升高,进而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
3.泌尿系统炎症。
泌尿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容易造成尿液中细菌、病毒、白细胞、红细胞,以及其他炎性物质的增多,从而导致尿液的浓度升高,致使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
4.肾脏功能低下。
作为尿液的生成器官,肾脏能够从流经肾小球的血压当中,滤出一种同血浆一样、但不含蛋白质(蛋白质被肾脏滤出)的液体(医学上称之为“原尿”)。然后,再通过肾小管,一方面,将原尿中的绝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盐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另一方面,将剩下来残余液体输入膀胱,形成所谓的尿液。
男性的肾脏功能低下,除了影响原尿中蛋白质的正常滤出之外,还会影响到原尿中绝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盐的重新吸收,两方面原因,都容易造成尿液中的浓度过高,终导致尿液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
5.遗精、滑精、前列腺溢液,以及长期的性欲刺激。
男性的精液、前列腺液、尿道球腺液(受到性欲刺激时,由尿道球腺液分泌),都具有一定的粘滞性,长期的遗精、滑精、前列腺溢液、性欲刺激,无疑会造成尿液中精液、前列腺液、尿道球腺液的混入,增加尿液的粘滞性,进而导致尿液中出现泡沫,或者泡沫的增多。
糖尿病最典型的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但从如今的临床实践中专家们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隐蔽,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很多人是通过体检或者测血糖发现自己血糖偏高,最后到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虽然没有典型症状,但身体还是会发出一些异常信号的,“尤其是老年朋友或女性朋友,例如在某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自己尿中有很多泡沫,出现皮肤瘙痒,皮肤出现小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出现这些不典型的症状就也要引起注意了。”
这些异常可能预示糖尿病:
1、皮肤痒,皮肤出现过敏;
2、发现尿中有很多“泡沫”,这些“泡沫”其实就是蛋白(微量或明显蛋白尿);
3、反复生疖长痈,皮肤损伤或手术后伤口不愈合;
4、下肢麻木、烧灼感;
5、年纪大,但是眼睛比同龄人看东西要模糊;
6、男性不明原因性功能减退、勃起功能障碍(阳痿);
7、过早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卒中。
正常人体排出的尿液表面张力很低,所以排尿后尿液表层形成气泡较少,即使有也很快就破裂。再者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所以,尿液出现泡沫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疾病。但由于各种原因,尿液中正常成分的组成比例发生改变时,就会导致尿液表面张力增高,排尿后表面气泡就会增多,从而外观上观察尿液表层就会堆积厚厚的泡沫。
这种“小泡泡”大多是因为肾炎时尿液中的蛋白质流失过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此时身体往往无其他任何症状,患者不会感觉到任何异样。如果此时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肾炎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严重后果。如果男士患有前列腺炎等相关的疾病,则尿液中可能带有前列腺液,前列腺液能在尿液的表面形成油珠样小滴,不易溶于水,亦会呈现出“小泡泡”多的“泡泡尿”状态。
每天多饮水。通过排尿对尿道进行冲洗、促进前列腺分泌物排出,能预防前列腺感染。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对前列腺与肾脏、膀胱等其他脏器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不要憋尿。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天气冷后,很多人不愿起夜排尿,结果强憋着,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导致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戒烟酒和辛辣食物。烟酒和辛辣食品均对前列腺和尿道有刺激作用,还可引起前列腺和膀胱颈充血、水肿。
局部保暖要到位。寒冷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导致前列腺腺体收缩、腺管和血管扩张,引起充血。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加衣,注意局部保暖,以保护前列腺。
尽量不要久坐。避免长时间打麻将、玩扑克、看电视等,伏案工作者或需长途乘车者注意每隔一段时间要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另外,骑自行车等骑跨动作,会对前列腺造成压迫,导致前列腺充血,因此应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