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8 14:59 来源:网友分享
①忌辛辣食物
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是前列腺反复充血,因此在慢性前列腺炎的预防保健中,要重视引起前列腺充血的因素。例如大葱、蒜、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会引起血管扩张和器官充血,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吃辛辣的饮食,也是引起前列腺炎迁延难愈的原因。
②忌发物
前列腺疾病患者对发物非常敏感,临床常见前列腺疾病患者食用发物后出现小便不通症状。这可能是发物进入人体后,刺激机体,使已经病变的前列腺充血、水肿而压迫尿道所致。常见的发物有:狗肉、羊肉、雀肉、鹿肉、猪头肉、韭菜、蒜苗等。
③注意与药物相克的食物
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前列腺炎时,最好少吃或不吃奶酪、黄豆限于、荠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够与药物相结合,降低治疗效果。
④忌酒精
人体在吸收酒精后,前列腺会很快充血,即使饮很少量的酒,也会立即诱发前列腺充血。因此,前列腺感染时,特别是急性感染期,应绝对禁酒。
⑤适量饮茶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适量饮茶,但伴有心神不宁、失眠、心悸症状时,不宜喝茶,因为茶盅所含咖啡碱,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加重病情。
发病原因
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草场等。人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即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六钩蚴穿破肠黏膜潜入毛细血管,顺门静脉进入肝脏发育为包虫。若六钩蚴通过肝窦,可随血流到达肺部并发育成包虫,故肝与肺包虫病发病率较高。若仍有少数六钩蚴通过肺静脉,可随体循环达全身,各脏器组织均可发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包虫病的发病率在流行区约占全身包虫病的2%~5%。肾、膀胱、精索、睾丸均可发生。
六钩蚴发育为初期包虫囊泡,逐渐增大并形成具有生发层和角质层的内囊。包虫外周由中间宿主的增生组织形成一层厚而坚韧的纤维组织包膜,称为外囊。内囊生发层可产生大量生发囊,脱落于囊液中成为子囊,子囊内又可生出孙囊。生发层也可产生育囊,每个育囊内包裹10~40个原头节,游离于囊液中称为囊沙。如包虫破裂或手术操作不慎,囊沙漏入腹腔可发生继发性包虫病。
早期症状
有包虫病流行区的居住和生活史。尤其与犬、羊有过密切接触史。
1.肾包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肾区肿块、腰痛、血尿及脓尿。常为单侧肾内单个发生,且多发生于肾下极。可与肝、肺包虫病相伴发。当包囊破入肾盏、肾盂时,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进入尿液,可出现急性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继发感染后可表现发热、腰痛加剧,血尿及脓尿。包囊破裂进入腹腔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
2.膀胱包虫则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尿混浊并排出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的尿液。
3.精索或睾丸包虫病患者,局部可出现球形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如同鞘膜积液。
包虫囊肿的典型体征是触诊时表面光滑,触之硬韧且有弹性,叩之有颤感。肾包虫在上腹部或腰部可扪及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界限清楚的无痛性肿块。
本病的诊断需依据接触史、临床表现与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以及影像学结果明确。
1.血液检查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尿液检查 包虫破入泌尿道时,尿中可见有白色粉皮样碎片,查及棘球蚴原节头。
3.血清学检查 如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有助于诊断。
4.卡索尼皮内试验(ID)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手段。方法是将特殊处理过的囊液0.1~0.2 ml作前臂皮内注射,观察皮肤的红肿及硬结反应,其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假阳性反应少。
1.B超 B超可探及边缘清楚的无回声区,有时其内可探及花瓣状分隔或蜂窝状光带;有时可见“双壁征”。膀胱B超检查显示类圆形无回声反射液性暗区,边界清楚的粗糙囊壁,较大的包虫病囊肿可见“双壁征”。
2.X线 KUB平片可见肾影增大,有凸出肾缘的肿块轮廓。有时可见肿块边缘线状钙化阴影。排泄性及逆行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肾盏漏斗部变细、拉长。当包囊破入肾盏,则造影剂溢入囊内显示多个圆形充盈缺损,造影剂沿子囊间隙流注而呈落雨样征象。同时可见患肾积水、显影不良或不显影。
3.CT 示肾脏多发性囊性改变,囊壁厚,边缘清楚,可有“囊中囊”征。有时可见特有的蜂窝状分隔影像,有助于诊断。若子囊过多,相互挤压,包容在母囊之中,CT显示车轮形或蜂窝状的排列分隔,为肾包虫病的特有影像。膀胱CT示膀胱壁有边界清晰的囊性占位,密度均匀,含子囊时,呈“囊中囊”征。
1.单纯性肾囊肿
可有腰背酸痛症状,有时可触及上腹部和腰部囊性肿块。但病人无包虫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史,多在健康普查中发现。B超检查显示圆形无回声肿物,壁薄而光滑。X线检查囊壁钙化更为常见。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应阴性。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2.多囊肾
也表现为上腹部和腰部的囊性肿块。但该病有家族发病倾向,多为双侧,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表现。体检腰部肿块边界不清,压之较软;且B超检查发现肾体积明显增大,肾脏边缘不齐,肾内囊性肿块无“双壁征”。尿路造影可见肾盏变形、拉长,呈蜘蛛脚状。 CT示双肾体积增大,肾断面有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囊肿,囊壁可有钙化,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3.肾积水
亦有腰部胀痛、血尿及脓尿症状,上腹部及腰部可触及囊性包块。但该病有明显的尿路梗阻原发病如结石、狭窄等。病人无包虫病流行区居住和生活史。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扩张,无肾盏漏斗部的变细和移位。尿液中不含包囊碎屑,卡索尼反应阴性。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4.肾肿瘤
亦有腰痛和腰腹部肿块表现。但本病多有全程肉眼血尿伴条索状血块、发热以及消瘦等症状。B超检查示患侧肾体积增大,有实质性占位。CT示肾脏不均质占位病变,CT值为30~50Hu,增强扫描示肿物CT值低于正常肾组织,分界清楚。可与肾包虫病鉴别。
5.膀胱肿瘤
B超检查可发现膀胱壁的占位性病变,大的肿瘤可通过双合诊触及。但膀胱肿瘤有无痛性肉眼血尿,无粉皮样尿。尿液中可找到肿瘤细胞,而无棘球蚴原节头。B超及CT检查示膀胱内有实质性占位病变,而非囊性占位。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
6.输尿管囊肿
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也可显示膀胱内的囊性占位性病变。但其尿液检查找不到头节及子囊。膀胱镜检查可见输尿管口囊性肿物,随排尿有节律性舒缩。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
7.膀胱息肉
B超检查也可表现为膀胱壁的占位性病变。但病人无粉皮样尿,尿液中也找不到包虫头节及子囊。B超及CT检查可发现膀胱内有实质性占位,而非囊性占位。可与膀胱包虫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