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征兆_ 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了

2016-10-28 09:22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的征兆

  (一)主要表现

  1.多尿 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尿量增加,体内水分丢失,患者感觉口渴思饮,饮水量增加以补充水分,这一症状是自我保护性的。若尿量增加,而患者无口渴饮水的欲望,则易发生高渗状态或高渗性昏迷。

  3.多食 。患者常有饥饿感,食欲较好,食量较多。

  4.体重下降 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二)次要表现

  疲乏、无力、虚弱、视物模糊、皮肤瘙痒、会阴部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不调、便秘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三)糖尿病并发症

  并发症众多,常见的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糖尿病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所致脊髓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发的葡萄膜炎、糖尿病并结核病等。

  分型:

  (一)Ⅰ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使得β细胞的大部分被破坏,造成胰岛素绝对缺乏;起病急,病情重,“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酮症倾向;晚期并发症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可呈阳性;基础血浆胰岛素<5mu/L,C肽可测不出,且糖刺激后无高峰,呈低平曲线。成人迟发型Ⅰ型糖尿病,起病可缓慢,但进展快、临床症状典型,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常星阳性。

  (二)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与Ⅰ型糖尿病相比具更强的家族聚集性;多发生于中老年;体型多肥胖;起病较缓慢,病情较轻;表现多样,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到症状出现或临床确诊时已是发病较长时间,可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不等,常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和慢性并发症就诊时发现;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呈阴性;基础血浆胰岛素和C-肽早期时常正常或增高,糖刺激后高峰可正常、增高或高峰延迟不等,晚期呈低平曲线。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Ⅰ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多在感染、饮食不当、刨伤、手术、妊娠、分娩等应激和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时发生,亦可无明显诱因;早期多为原有“三多”症状加重,随之多数病人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腹痛;病情发展可出现噜睡、烦躁、尿量减少、严重脱水、休克甚至昏迷;呼吸深快,呼气呈烂苹果味。实验室检查尿酮强阳性;血糖多在16.7~33.3mmol/L(300~600mg/dl)之间;血气分析代偿期pH可正常,失代偿期pH<7.35;CO2结合力降低,轻度为13.5~18mmol/L(30~40VOL%),中度在9.0mmol/L (20VOL%)以下,血尿素氮,肌酐增高,血液浓缩,表现为血细胞计数增高。

二、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是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糖尿病。第一种1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30岁以下的人,发病比较突然,主要症状是多尿多食但是消瘦明显。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肥胖的人发病率比较高,而且经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主要症状是口渴、乏力,但是血糖增高不明显。

  目前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主要都是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和免疫机制有关。1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但是并不是指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因也不是十分明确,也有遗传的倾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生活环境的影响。目前书上是说1型的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只是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环境和免疫机制有关。1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但是不代表一家子里一定每个人都有。2型的糖尿病病因也不确定,只是说有遗传倾向,主要还是生活习惯作用大。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损害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

三、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在1型或者2型糖尿病都有影响。有糖尿病家族发病史的人发病的倾向会比较明显,实验表明,至少有60种以上的综合症会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多个DNA影响发病,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基因突变引起。

  环境因素引起的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因为进食过多、缺乏运动、肥胖等引起,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胰腺工作负荷增大,最后承受不了,出现高糖症状,最后只能靠外源性胰岛素降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收到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而出现糖尿病。

四、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调理下,生活是和正常人没有区别的。在药品治疗方面,可以服用格列吡嗪缓释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但这些药长期服用会有头晕的副作用。所以小编建议选择中成药或者桑叶草本调理,草本降糖如微络康降糖胶囊等,比较安全,没有副作用,也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平时也要注意多活动、不烟不酒,饮食平衡健康,尽量远离辐射环境(如手机、电脑等),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好不要将米饭当为主食,多吃五谷杂粮,如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苦瓜、洋葱、香菇、柚子、南瓜等可以降低血脂血糖的食物。而豆类食品则富含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患者长期服用蜂胶,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内分泌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