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1 13:54 来源:网友分享
(一)发病原因
多数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也可培养到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其他双球菌,常发生于轻度外伤,虫咬,搔抓,脓皮病及湿疹之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为其诱因。
(二)发病机制
于轻度外伤,虫咬,搔抓,脓皮病及湿疹之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其他双球菌侵入皮肤,导致炎性反应与化脓,形成水肿性斑块,斑块破溃形成溃疡,疣状或乳头状增生。
本病属于皮肤的细菌感染,故往往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甚至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对于淋巴结炎的患者,可出现“火线”样的皮肤损害,常有压痛,严重病例可出现淋巴管化脓性变。有时形成穿掘性瘘孔。淋巴结炎的患者,常有淋巴结的肿大、疼痛以及脓性分泌物。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常有肾功能异常。
诊断
根据发病于中年以上男性,好发部位有溃疡、瘘孔及乳头状增殖的皮损特点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但应与疣状皮肤结核,增殖性脓皮病及着色真菌病鉴别。
疣状皮肤结核:损害表面为疣状增殖,常见有小脓肿,四周有褐红色浸润,不形成溃疡,缺乏自觉症状,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组织病理检查可找到抗酸杆菌。
增殖性脓皮病:一般不形成溃疡,多发生于腋窝、腹股沟等皮肤互相接触摩擦的部位。
着色真菌病:要根据真菌镜检及培养进行鉴别。
临床皮肤检查:初发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或脓疱,逐渐增多,融合成紫红色水肿性斑块,斑块破溃形成溃疡,疣状或乳头状增生。溃疡边缘为穿凿性,呈青红色,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及结痂,可呈匐行性发展,有时形成窦道,加压后脓液由窦道另一端流出,局部有轻压痛。
常见症状
初发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或脓疱,逐渐增多,融合成紫红色水肿性斑块,斑块破溃形成溃疡,疣状或乳头状增生,溃疡边缘为穿凿性,呈青红色,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及结痂,可呈匐行性发展,有时形成窦道,加压后脓液由窦道另一端流出,局部有轻压痛,皮损通常单发,好发于四肢,尤以手背多见,但颌面躯干亦可发生,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中年以上农民多见,慢性经过,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直至侵犯身体的广大部位,愈后留有瘢痕。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西医治疗
(一)治疗
改善全身情况,增加营养,局部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有人使用利福平加雷公藤有效果。亦可采用理疗如氦氖激光、紫外线等协助治疗。
(二)预后
慢性经过,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直至侵犯身体的广大部位,愈后留有瘢痕。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预防
慢性乳头状溃疡性脓皮病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护理
1多给病人做一些汤品,在做汤的时候,可以做一些中药材,如枸杞、百合等,可以清热祛火,食物上要以流食为主。
2在清洗衣服的时候,要加一些消毒液,这样才能洗的彻底,然后还可要在阳光下晒干,阳光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3经常给病人做擦拭伤口的护理,每天在伤口上药之前,要给病人涂擦伤口,完毕后,要凉干,不要碰到床单等地方。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