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09:16 来源:网友分享
1.CLE 原则上CLE不系统应用激素,系统治疗以抗疟药为首选。
(1)CCLE:局限性DLE可外用激素霜剂或软膏,封包疗法效果更好;氯喹(Chloroquine,CQ)0.25g/d或羟氯喹(HCQ)0.2~0.4g/d口服,为减少氯喹/羟氯喹(CQ/HCQ)在视网膜的积聚可每周服5天,停2天;如疗效不佳,还可采用局部激素注射。播散性DLE除外用药物外需口服氯喹(CQ)或羟氯喹(HCQ),经氯喹(CQ)或羟氯喹(HCQ)治疗无效可改用沙利度胺(沙利度胺),75mg/d,最高可150mg/d。LEP的治疗可局部注射激素并联合以上1种药物。
(2)SCLE与DLE不同的是SCLE必须系统用药。首选氯喹(CQ)或羟氯喹(HCQ),如氯喹(CQ) 0.5g/d,一周后改为0.25g/d;羟氯喹(HCQ) 0.4g/d。虽然SCLE的发病较DLE急,但经抗疟药治疗后均能较快恢复。如有中度以上热和全身症状较重时可予以小剂量激素。
(3)ACLE:ACLE多为SLE的皮肤表现,其治疗参见SLE。
2.SLE 对全身症状轻、仅有皮疹、关节炎、轻度胸膜炎的SLE患者可不用激素,仅用抗疟药和非类固醇类解热镇痛药(NSAIDs)治疗(表4),但对全身症状重、有明显脏器损害的患者则必须用激素和(或)其他药物。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节制性生活。红斑狼疮患者在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不宜过劳,适当锻炼身体,注意节制性生活,病情活动期应严格避孕,病情稳定一年以上才可考虑妊娠。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狼疮性肾炎病人长期有蛋白从尿中丢失,故应及时补充。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对防治红斑狼疮的某些症状大有裨益,应多加补充。
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红斑狼疮患者对紫外线特殊敏感(光过敏),故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另外,某些食物如香菇、芹菜、草头(南苜宿,紫云英),某些药物如补骨脂、独活、紫草、白疾藜、白芷等能引起光敏感,应尽量不用。
注意饮食禁忌。注意不吃羊肉、狗肉、马肉、鹿肉、驴肉,这类肉食品性温热食,用后不仅会加重红斑狼疮病人的内热症状,而且临床上发现有个别病人吃了这类肉类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
遗传因素
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该病。遗传,这是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之一。有携带红斑狼疮基因的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很容易引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有家族病史的家庭中,患病的概率要大于正常家庭。
环境因素
红斑狼疮病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狼疮和加重红斑狼疮。其他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食不当,吃了虾、蟹、韭菜、芹菜、蘑菇、无花果和一些豆荚类植物等,住进新装修的房屋,染发等都可以诱发红斑狼疮。
感染因素
一些病毒感染也是红斑狼疮的原因,红斑狼疮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这些我们要了解,某些病毒能够诱发红斑狼疮,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格外的注意。SLE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沉积物中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故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是慢病毒)持续而缓慢的感染有关。
1、高蛋白饮食:有肾脏损害的红斑狼疮患者常有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会引起低蛋白血症,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可多饮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低糖饮食:因红斑狼疮患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易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及柯兴综合征,故要适当控制饭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3、低脂饮食:红斑狼疮患者活动少,消化功能差,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食用含脂肪较多的油腻食物。
4、油炸类饮食:红斑狼疮病人因胃肠道有炎症病变,消化吸收功能差,而油炸食物燥热不易消化,可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伤脾胃加重病情。
5、要补充足够的热能:基本的能量摄入,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活动。这在红斑狼疮的饮食中是非常重要的,希望红斑狼疮患者能够多加注意。
6、要多补充钙质:红斑狼疮患者长时间服用糖皮质激素易造成骨质疏松,需补钙予以预防。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无花果等具有潜在的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光敏感的作用。
温馨提示:
红斑狼疮的治疗较困难,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