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0 08:17 来源:网友分享
胎记中有一种常见的红色胎记,被称为鲜红斑痣,也可称为葡萄酒色斑。民间俗称为“红胎记”或“血管瘤”,其实质是一种毛细血管畸形,包含了许多细小血管,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位置。其大小从针尖大到累及整个肢体,位于面部的鲜红斑痣常常非常显著,难以掩盖。鲜红斑痣若是长在颜面部,会遍及整个颜面部,对人的面部形象有很大的影响。
鲜红斑痣是一种良性的血管畸形,发生率约占总人口的0.3%。这种胎记随着儿童的生长而生长,不能自行消退。大多发生于头、面、颈部。出生时表现为平坦的粉红色斑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成红色和紫红色,并逐渐高出皮肤,呈结节样,有时受累区域肥大,不对称。该病变无生命危险,但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极大。过去用手术、冷冻治疗、X射线照射、电烧和文身等方法治疗,但疗效不佳。如今,随着医疗整形美容技术的发展,激光已成为治疗鲜红斑痣的有效方法。
1. 鲜红斑痣起初是大小不一的淡红、暗红或紫红的斑点,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表面光滑,按压会退色,岁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扩大,65%的患者都会扩张,40岁前可增厚或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出血。鲜红斑痣是无数扩张毛细血管组成的较为扁平的斑块,病灶面积随身体生长而相应增大,将终身不消。
2. 鲜红斑痣可发生有任何部位,以面部居多,它还同时累及到眼神经和上颌神经,15%会造成青光眼,1%-2%的患者伴有同侧的软脑膜血管畸形,称为Sturge-Weber综合征。
3.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皮损现象,当今社会患者较多,鲜红斑痣随患者的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
4. 鲜红斑痣又称为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常见于颈部、头部、头等部位,多为单侧性,极少为双侧性,有时还累及到粘膜。
鲜红斑痣的成因从基因角度来看,是GNAQ基因组的c.548G→A变异 。皮肤某区域成长时未能长出足够的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正常情况下可以限制血管长粗。但由于缺乏神经纤维,毛细血管生长扩张,让更多的血进入,在皮肤下形成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早期主要是影响容貌,后期可呈瘤型发展,极少数患者伴有癫痫。血小板减少。骨骼肥大等情况。鲜红斑痣是没有办法预防发生的。但是有一些征兆是可以用来筛检是否合并其他异常的:
1. 长在脸部的上三分之二: 要小心是否合并眼睛以及神经方面的异常。
2. 长在肢体上: 如果肢体肥大,要小心骨骼肌肉方面的异常。
3. 长在背部的中线: 要小心合并其下脊随内的血管异常。
长在上述位置。并不代表一定合并有身体内的异常。只是机会较高。鲜红斑痣有时可以伴有一些较大的血管畸形,也可以是一些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因此如果发现鲜红斑痣范围不断扩大,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做一些相应的检查。
1. 原位再生技术治疗鲜红斑痣
原味再生技术治疗鲜红斑痣原理:采用先进的原位再生技术激活受损伤组织深层的具有再生潜能的组织细胞,使其被诱导成自身细胞,为受损的皮肤组织和血管提供再生物质,使其在损伤原位复制组织细胞,补充或取代以上发生异常变化的细胞、组织;然后在通过具有再生潜能的组织细胞和自身细胞自动引流、无损伤地排除坏死组织,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修复和局部血管的重塑,并能防止胶原纤维的过度增生,使受损部位彻底治愈,不留瘢痕,真正实现鲜红斑痣的完美治愈。
2. 外科治疗鲜红斑痣
主要是手术切除,一方面在切除病变后需要植皮,通常选全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效果较好,但注意权威选择上臂内侧为供皮区;另一方面是病变较大,手术切除鲜红斑痣后不能直接拉拢缝合,需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或用组织扩张器疗法,即在病变周围埋植组织扩张器,2~3个月后取出,局部皮肤扩张已准备充分,再进行修复。
3. 激光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我国发展起来的新的治疗方法。该方法通过向鲜红斑痣患者静脉推注光敏剂,当光敏剂被注入血管后,光敏剂可迅速被血管内皮细胞吸收,一定时间内血管内外形成较大的浓度差,此时对鲜红斑痣患者给予适当剂量和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病灶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光敏反应,导致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组织机化后毛细血管闭锁而红斑消退。真皮血管外间质与表皮细胞因不含或少含光敏剂,故不产生或仅产生轻微的可恢复的光敏反应,这样既有效地破坏了畸形的毛细血管网,又能对其上面及周围的表皮组织不致造成过大破坏,虽然仍然会出现局部的水肿和结痂。缺点是多次治疗或照射过量依然会导致皮肤疤痕形成。而且采用光敏剂,易产生皮肤光毒性反应,治疗一个月内应避免阳光和强光直射,否则皮肤易变黑,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另外一部分患者对光敏剂产生过敏性反应。
4. 复美达光动力疗法
复美达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原理为:光敏剂(海姆泊芬)经静脉注射后立即在血液中形成浓度高峰,并被血管内皮细胞迅速吸收,而表皮层细胞吸收尚很少,因此光敏剂的分布在血管内皮细胞与表皮层细胞间形成明显的浓度差。此时给予穿透表浅、可被血管内皮细胞选择性吸收的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使光敏剂产生单态氧等光毒物质,使富含光敏剂的患部扩张畸形的毛细血管网被选择性破坏,而覆盖于扩张畸形毛细血管网上的正常表皮层因不含光敏剂不受损伤,位于扩张畸形毛细血管网下的正常真皮深层组织则因激光穿透浅、难以达到有效激发量而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