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痱子”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2016-12-15 09:46 来源:网友分享

  有些“痱子”很善伪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尧介绍,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已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以及汗液中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有的患者皮肤上出现痱子样的小疙瘩,极易感染化脓且会反复发作。

如果不重视还可能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疖。有的患者皮肤上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其实,这都不是单纯的痱子或者水疱,而是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皮肤异常表现。曾接诊过一位50多岁的男性,肩背长脓包后,自行涂药,导致疮口长期不愈,病灶越来越大,病情严重出现发烧等全身症状后前来就医。医生发现他的毛囊炎已经扩散,创面已经深入到毛囊的深部和肌肉,清创后竟然排出几十毫升的脓。进一步检查发现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长期未被诊断,未得到有效的血糖控制,导致皮肤的感染病灶容易扩散。

糖尿病人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导致出汗调节功能紊乱,可能会发生热的时候不出汗,不热的时候出汗,半个身子出汗、半个身子不出汗等异常表现。患者应对这些皮肤信号给予重视,早发现早控制,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很容易影响到末梢神经,产生皮肤的异样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瘙痒。同时,糖尿病患者多尿,易脱水,皮肤经常干燥,这也是糖尿病型瘙痒的成因之一。

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瘙痒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一般多发生于肛门及会阴部周围。因为这里皮肤和黏膜较多,温度、湿度较高,加上高血糖,就会引起菌群失调,形成瘙痒。另外,有些患者的瘙痒集中在手足部位,这是因为糖尿病影响了皮肤的末梢神经及血液供给,使其瘙痒的阈值下降。同时,由于高糖环境导致细菌滋生,因此瘙痒处挠破易感染,不易结痂。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皮肤科疾病热点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