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到底要不要查血常规?

2015-08-19 08:53 来源:网友分享

  孩子出现鼻塞、咳嗽、发烧等症状,推测可能是感冒了,心急的家长通常会带上孩子去医院就诊,不少儿科医生也会开出血常规的检查,确认感冒类型再决定是否用抗生素。然而,最近网上发文称,普通感冒根本不需要验血,血常规检查对判断感冒类型没有诊断意义,让患者查血常规是“中国特色的医疗欺诈”。此文一出,在网上掀起一场论战,众多医生网友也撰文加入。

  ◆反方查血区分感冒类型不靠谱

  方舟子在文中称,区别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是有价值的,这关系到有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但如何快速地诊断“感冒”、发烧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难题,中国医生认为:通过采指尖血做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总数增加或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就是细菌性感染,要用抗生素,而淋巴细胞增加就是病毒性感染,不要用抗生素。事实上,并不存在如此简单明了的关系。文章指出,有研究表明,发现白细胞总数对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仅为47%,即有53%的严重细菌感染测不出来,而特异性为76%,即测出的24%没有细菌感染。嗜中性粒细胞与此类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和78%。文章认为,“用血常规检测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不靠谱的,没有诊断意义,不仅让患者白花钱,让患儿白挨痛,而且为滥用抗生素提供了借口,实际上就是医疗欺诈。”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急诊科顾问医师区建恒医生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表示,在香港,普通感冒是不需要做血常规的,除非对感冒诊断有怀疑,或者病人本身身体不好,才会考虑抽血。

  有医疗界人士也发声支持此观点。李长青医生发文称,不管是手头的中文第七版《儿科学》、第八版《内科学》,还是英文第十六版《哈里森内科学》,都没有把肺炎、白血病放在感冒的鉴别诊断里。将这两者以及其他严重的疾病作为感冒发烧的常规鉴别项目,肯定是过度医疗。既然普通感冒很常见,通过问诊查体诊断准确率很高,血常规准确性又差,不管白细胞分类高低都不影响感冒诊断,那当然就没必要做了。实际上,这也是国外医学发达地区的通行做法。

  ◆正方血常规检测不存在医疗欺诈

  方舟子此文引发不少医生参与论战。有医生指出,判断需不需要查血常规,首先要明确“感冒”是一个明确诊断还是症状。事实上,很多疾病一开始都会出现感冒症状,例如肝炎、白血病、乙脑、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非常明确的单纯普通“感冒”确实不必过多检查。但一个“感冒”的诊断其实是一个经验性的诊断,排他性的诊断。“感冒”这个症状,是一个非常难以准确判断病因的疾病,通常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临床知识全面的把握,并非一个“小儿科”疾病,所以临床医生会非常慎重得对待,不会轻易的下结论。血常规检查虽然不是有确诊意义的检查,但有经验的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获得非常大的信息量和诊断提示。又因为其快速,廉价,成为临床医生快速判断基本健康状况和初步诊断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

  医生网友“多巴胺”认为,血常规检查,不仅是一项针对性检查,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项筛查。“如果你肯定自己就是病毒性感冒,自己能吃能喝能拉能睡的话,可以暂时不查血常规。既然你已经难受到不得不来医院,在排队很久之后,医生判断你需要查血常规之后,为什么不听从医生的建议呢?绝大部分医生的‘过度医疗’中是看不上你这20块钱检查费的!”

  网友指出,太多人将医疗简单化、标签化。医学的复杂性不能一言蔽之,而医学科普文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干扰治疗。

  ◆记者点评每一场论战都是一次医学科普

  人的一生都会感冒,几乎也都会遭遇血常规检查。方舟子选择这点开炮,确实击中了靶心。每一场争论都是一次医学知识的科普,平时忙于治病的医生腾出时间做健康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件好事。其实争论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层次。过度检查、以药养医现状不改,医疗费用高居不下,带来的只会有更多的质疑声。正如波子哥所言,只有中国才会出现“感冒要不要做血常规”这种讨论,类似种种都是医生去尊严化的结果。也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争论没有临床意义,只有社会意义。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不掌握专业知识,也没有方舟子查阅论文的本事,能跟医生就看病问题吵专业架的人太少了。无论如何,不妨多来几场这样的争论。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感冒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感冒又称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流清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畏寒、易疲乏、流鼻涕、浑身酸痛、喉痒咳嗽、喉部有痰、带血粘脓鼻涕、无力[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免疫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