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血压正常范围 老年高血压的症状体征

2017-10-25 08:32 来源:网友分享

一、老年高血压的症状体征

  1.症状包括:

  ①高血压本身的症状;

  ②需要排除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关疾病的特殊症状(如嗜铬细胞瘤的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多饮,多尿,乏力或阵发性肌无力及肌麻痹等症状);

  ③有无心脑血管受损器官并发症相应的各器官的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46.5%无任何早期症状,仅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偶然发现高血压,有相当部分病人,直到病情进展至相当程度,才在某些诱因(如工作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下出现典型症状而就医,此时病程已非早期,一旦知道高血压后,患者可产生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恶心,呕吐,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神经质,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颈部僵硬不适,心悸等,其中,头晕占63.5%,头痛占55.4%,心悸占39.8%,这些症状并不都是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有的还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常见有眼结膜出血,鼻出血,少数可有咯血,这些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后期的症状常为心,脑,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所引起(表4)。

  2.体征

  可闻及主动脉瓣第2音亢进,年龄大者可呈金属音,可有第4心音,主动脉收缩早期喷射音,高血压持续时间长时,有左心肥厚征象,到晚期,可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体征。

  另外,全面的体格检查应包括下列各项内容:

  (1)血压的测定:老年人测血压时应特别注意:A.老年人易出现直立性血压下降和低血压,因此须加测立位血压,立位2min后,测量血压,血压计应与心脏同一水平(第4肋间),B.假性高血压:老年人因为肱动脉硬化,难以被水银柱式的袖套血压计的气囊压迫阻断血流,而出现虚假的收缩压增高,此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假性高血压”,可用简单的Osler试验辅助诊断,即将袖套充气,使其压力超过患者收缩压(2.6kPa)以上,若此时仍能触及僵硬的桡动脉及其搏动时,表示Osler试验阳性,可能存在“假性高血压”,这时可通过动脉穿刺直接测动脉血压,其值明显小于袖带测压读数时即可得到证实。

  (2)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系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3)心血管系统检查,特别注意心脏大小,颈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及主动脉病变,心力衰竭表现。

  (4)肺部检查有无音和支气管痉挛征象。

  (5)腹部检查有无血管杂音,肾脏增大和肿块。

  (6)眼底检查有无高血压视网膜病,即动脉变窄,动静脉交叉压迹,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盘水肿。

  (7)神经系统检查有无脑血管损害的证据,如意识障碍,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等。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8.6kPa(140mmHg)和(或)舒张压≥12kPa(90mmHg),3次非同天测血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方能确诊,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服用降压药,血压虽低于18.6kPa(140/90mmHg),亦诊断为高血压,同时,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二、老年高血压的用药治疗

  伤情况,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综合临床评价出患者是属低危或中危,高对任何年龄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者,在决定治疗之前,首先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危,极高危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对高危及极高危患者应立即对高血压及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进行药物治疗;对中危组患者在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允许对这组患者进行数周时间观察血压,先接受非药物治疗;对于低危组者在决定药物治疗前更可有较长一段时间的观察。

  (1)非药物治疗:抗高血压治疗的好处主要是由于血压降低本身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但是非药物治疗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对于降低总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有利于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剂量,最大限度发挥抗高血压效果。

  ①限制钠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食中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饮食中钠盐量的改变反应差异很大,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对饮食中的盐比其他人群更敏感,最近研究报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钠盐摄入量减少40mmol/L没有不良影响,而18个月后抗高血压药物的需要量显著减少;限盐的效应还表现在可以降低利尿剂所致的丢钾,逆转左心室肥厚及通过降低尿钙以预防骨质疏松及肾结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等度限盐,每天摄入6g以下是必要的。

  ②适量的体力活动:老年高血压患者,除有心脏病及其他严重健康问题外,应坚持有规律地适量的轻-中等度体力活动,提倡每天20~30min的慢步至速走,大多数人可以安全的增加体力活动,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降低血压。

  ③饮食结构调整: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一项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随机分组研究,8周后单纯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组的血压下降为3~1mmHg,而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量组血压下降6~3mmHg,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并减少脂肪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中含丰富钾盐,钾盐可阻止血压发展,有利于对血压的控制,据此提示,利尿过程中出现低钾,应予以补钾。

  ④戒烟,节制饮酒,适量饮茶:戒烟是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改良措施,尽管有证据提示,少量饮酒,即每天饮啤酒少于720ml,白酒不超过60ml,或葡萄酒不超过300ml,此量饮酒不升高血压,并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但在人群中,乙醇消耗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线性关系,过度饮酒会增加卒中的危险,大量饮酒者,可能在突然戒酒后出现血压升高,故戒酒不宜突然停止,以缓慢减量为宜,适量清淡饮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益无害。

  (2)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数月,如仍未达到目标血压,应予药物治疗,一些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老年人,甚至80岁高龄病人,无论是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的或单纯收缩压增高的老年人,治疗都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伴有糖尿病,肾病或心衰等危险因素者更应严格控制血压,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更能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三、老年高血压的饮食保健

  日常饮食注意:

  ①限制钠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食中钠盐的摄入与血压的升高及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平均食盐摄入量几乎呈线性相关。据WHO报道,人群每天摄盐量减少5g,能使舒张压平均下降0.53kPa(4mmHg)。北方食盐摄入量一般每天15g以上,其高血压患病率在6%以上,而广西、福建等地均在10g以上,其高血压患病率则在3%以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天氯化钠摄入量不超过5g。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膳食钠盐入量大大超过这一标准,北方15~18g/d,南方7~12g/d,因此,建议我国北方居民将食盐减到每天10g以下,南方居民减到每天7g以下。

  具体建议如下:

  A.提倡烹调时减少钠盐和含盐调味品(如酱油、黄酱、辣酱等)的用量。

  B.少食腌制品。

  C.推广食用低钠高钾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25%)。

  D.使用定量盐勺,有助于烹调时盐量的控制。

  E.熟食中选择低盐食品。

  F.父母应使儿童不要养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尽量少吃含钠盐较多的快餐。

  G.钠盐的减少是逐步的。

  ②增加钾: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钾与血压之间呈负相关,钾对血压的作用独立于钠。   钾对血压的调节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压力感受器的功能以及直接的促尿钠排泄作用等有关。   据研究,每天尿钾排泄量增加到60mmol,可使收缩压降低0.36kPa(2.7mmHg)。   我国人群膳食钾摄入量普遍偏低,一般每天2~3g,膳食钠钾比为3∶1,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标准,我国人群膳食摄入的钠钾比应达1∶1,即每天钠盐为5g,钾为4g,多食含钾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月吃蔬菜12kg(相当于每天400g)水果每月1kg(相当于每天33g)。同时应改善烹调方法,以防止因煎、煮时间过长而使食物中的钾大量丢失。

  ③增加钙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低钙引起血压升高的可能机制是,细胞内游离钙的水平(非血清钙水平)直接决定着平滑肌的收缩和张力,游离钙水平的降低能够直接导致外周阻力的下降;而血清钙水平低下,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钙离子通道活性反而增高,这导致了细胞内游离钙水平明显升高,呈现钙超载现象,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有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可促使钠的排泄,有利于降低血压。有调查显示,日钙摄入量低于300mg人群的血压较日钙摄入量大于800mg人群的血压高2.6kPa(20~30mmHg),另有临床试验显示,补钙可使收缩压降低0.4~0.8kPa(3mmHg~6mmHg)。   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钙摄入量应为800mg,而我国成人每天钙摄入量为300~500mg,这与供给标准相差较远。故针对我国人群膳食钙摄入的状况,补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应提倡增加奶制品的摄入,每天250~300ml牛奶可补充钙约300mg。绿叶蔬菜中含钙也较多,要保证每天食用新鲜蔬菜400~500g(应多选择一些营养丰富的深色蔬菜和绿叶蔬菜),另外,虾皮、豆制品、带骨头的鲑鱼罐头、木耳、蘑菇、紫菜等含钙也较高。儿童、青少年、孕妇和老年人应有更多钙的摄入,这不仅利于预防高血压,而且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是十分必要的。

  ④减少膳食脂肪、补充优质蛋白质:有研究表明,即使不减少膳食中钠盐摄取和减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P/S)维持在1,连续40天可使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2%,女性下降5%。增加优质蛋白,一般指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目前研究表明,蛋白质的质量差和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高有关。故应增加膳食中的优质蛋白质。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人每月摄入谷类14kg、薯类3kg、蛋类1kg、肉类1.5kg、鱼类500g。

四、老年高血压的预防护理

  高血压本身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引起的重要脏器(尤其是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并发症己对人类构成严重的威胁,一些研究表明,血压升高易合并心,脑,肾的损伤,如高血压患者得冠心病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合并心力衰竭则增加6倍,而且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是名副其实的“无声杀手”,高血压的危害由此可见,我国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变化是好的(如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增加),但有些是不利于健康的,如吸烟,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过度饮酒和少运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高血压的发展,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人群高血压患病人数在20年中增加了1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各地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上升很快,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高血压,将出现心,脑血管病的更大流行,近20年来世界上有些人群至今仍与现代生活相隔离,并保持较“原始”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饮食,多运动,无饮酒吸烟习惯和精神压力小等),其高血压患病率很低,且没有明显的随年龄上升的现象,因此高血压流行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类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后得到的一种惩罚,因此,在我国进行高血压防治是势在必行,越早采取有力措施收效越大,高血压预防具体策略可分为三级,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三级预防。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高血压

挂号科室:内科-心血管内科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悸气短[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