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 患了糖尿病怎么办_

2017-10-27 07:45 来源:网友分享

一、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查眼底。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可分成五个阶段,最终可能引致肾衰竭。

  3、糖尿病足

  初期只是脚部伤口难于愈合,若处理不当可引致截肢。

  4、糖尿病口腔溃疡

  糖尿病患者伴有口腔疾病约为正常人口腔疾患的2~3倍。男性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糖尿病女性组。此调查结果提示:糖尿病易引起牙周病,而牙周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又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5、糖尿病昏迷1)低血糖昏迷:当血糖低于3毫摩尔/升时称为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常见的原因有: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 2)酮症酸中毒昏迷:原因有包括以下几点: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停用或减量过快,或病情加重;各种急慢性感染;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分娩、妊娠、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饮食失调,进食过多或过少,饮酒过度等。3)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这种昏迷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病人。以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和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糖尿病的病因及易感人群

  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1、有糖尿病家庭史者,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应定期检查。

  2、超重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者。

  3、有妊娠糖尿病或曾分娩巨大胎儿(出生时体重大于或等于4kg)的妇女。

  4、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5、血脂异常,包括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或两者兼具者。

  6、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食少动、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的人群。

  7、曾经发现血糖偏高或尿糖阳性者,如单位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化验时发现血糖异常,应进一步检查。

  8、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精神分裂症及躁狂抑郁症等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者。

  9、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

三、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呢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1、教育。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药物治疗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四、平时如何正确预防糖尿病

  减肥

  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4倍。男性腰围85cm及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表明脂肪在腹部过度堆积。肥胖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并逆转的,肥胖改善后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通过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运动达到能量、营养元素的供需平衡,维持正常的体态。一般谷薯类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占全天热量的50%——60%;肉蛋乳类提供的蛋白质,占全天热量的15%——20%;油脂类提供的脂肪,热量一般不超过全天的30%;蔬果类提供热量较少。

  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均衡,需尽量避免高热量饮食。1瓶500ml的可口可乐,热量是200千卡,相当于3个多小馒头,需要快走20分钟、慢走近1小时方能消耗完全;100克瓜子的热量是606千卡,相当于一顿正餐的热量,需要快走1小时、慢走两小时半方能消耗完全;两块炸鸡翅100克,产生的热量是245千卡,相当于4个小馒头,需要快走半小时、慢走1小时才能消耗掉的热量。

  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热量支出。一个65公斤体重的人慢走1小时消耗的热量是255千卡,快走1小时消耗的热量是555千卡,而开车1小时消耗的热量仅为82千卡。

  测餐后血糖

  测餐后血糖能更早发现问题,需要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即应当就医进行糖尿病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餐后两小时血糖较空腹血糖能够更早、更敏感地发现糖代谢异常。常和糖尿病伴生的疾病还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所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肝脏B超、血尿酸也是必需的。

  控血糖好习惯

  1、记录运动量。大部分人会高估了他们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量。如果你能如实地将每天的运动量记录下来,就会对自己有一个诚实的评价,便于制订脚踏实地的锻炼计划。

  2、使用计步器。这种便捷的设备在体育用品商店中就可以买到,而且花费并不贵。它能对你每天所行走的步数进行详尽的记录。用它来估计你在一天内平均要走路多少步,然后制订目标,缓慢地增加这个数量。

  3、餐盘用小号。选用小号餐具能减少食量,降低对食物的摄取欲望和热量摄入,保持合理体重。

  4、带午餐上班。避免在餐馆或快餐店吃午餐。研究发现,外出吃饭次数较多与体重增加之间存在关联。自己制备午餐的过程中,你会对食材的原料和分量进行精细控制。

  5、餐后测血糖。餐后2——3小时内对血糖进行监测有助于糖友在一天内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制订更合理的饮食和锻炼计划。

  6、常吃新果蔬。这种饮食策略能获得多种新鲜果蔬的抗糖功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品尝过一种新果蔬(特别是水果)之后,要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有些水果的升糖效果非常明显,下次再吃的时候就要严格限制食量了。

  7、常备口香糖。咀嚼无糖口香糖能控制糖友对零食的摄取欲望,但数量不宜过多,因为有些品牌的无糖口香糖所含有的甜味剂在较高剂量时会让胃部产生不适感。咀嚼口香糖还会让口腔留下清新的口气,让人不想再吃带有异味的零食把它破坏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挂号科室:内科-内分泌科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老年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常见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视物不清[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

内分泌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