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如何护理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2017-10-28 09:42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肾衰竭症状

  典型症状

  1.少尿期:病情最危重阶段,内环境严重紊乱。可出现少尿(<400毫升/日)或无尿(<100毫升/日)、低比重尿(1.010~1.020)、尿钠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水中毒、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等。此期持续几天到几周,持续愈久,预后愈差。 2.多尿期:少尿期后尿量逐渐增加,当每日尿量超过500毫升时,即进入多尿期。此后,尿量逐日成倍增加,最高尿量每日3000~6000毫升,甚至可达到10000毫升以上。在多尿期初始,尿量虽增多,但肾脏清除率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仍存在。约4~5天后,血清尿素氮、肌酐等随尿量增多逐渐下降,尿毒症症状随之好转。钾、钠、氯等电解质从尿中大量排出可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脱水,应注意少尿期的高峰阶段可能转变为低钾血症。此期持续1~2周。 3.恢复期:尿量逐渐恢复正常,3~12个月肾功能逐渐复原,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肾衰竭。

  除氮质血质症外,往往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才会逐渐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各系统受累。应该鉴别急性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完美的分类方法,根据习惯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二、肾衰竭的诊断

  1.除氮质血质症外,往往无临床症状,而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病情发展到残余肾单位不能调节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尿毒症症状才会逐渐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各系统受累。

  2.应该鉴别急性和慢性肾衰竭。

  (1)急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完美的分类方法,根据习惯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而造成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3.肾脏肿瘤好发人群为40岁~70岁间的男性,多囊肾及遗传性肾脏病者均有患肾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及幼时得过肾炎者,皆是慢性肾衰竭潜在的危险人群。

三、肾衰竭如何治疗

  治疗方针

  针对病因治疗,酌情采用透析治疗和肾移植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造成肾衰竭的原因如血液供应不足或有失血情况时,就会给予患者补充失去的体液及水分;若是有感染时则针对感染做进一步的治疗。

  手术治疗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肾脏衰竭最好的方法,因为移植到患者体内的肾几乎可以完全代替已衰竭了的肾脏功能,让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肾脏移植是指通过手术,将器官捐献者的肾脏移植到接受移植的患者体内的过程。肾脏的可能来源:家人、配偶、密友或者脑死亡,并且生前签字同意捐献器官的人。当然,最匹配的肾脏通常来自接受移植者的兄弟姊妹,因为他们的基因配合的可能性最大。

  其他治疗

  因肾脏已失去功能,所以医师会暂时利用透析治疗的方式(即俗称的洗肾),协助排除体内毒素及废物;急性肾衰竭患者若未获得适当的治疗或无法控制,让疾病由急性演变成慢性肾衰竭时,就可能因尿毒症而必须终生透析。 目前采用的透析形式有两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是用一种特殊的机器代替肾脏的功能。腹膜透析是用人体的腹膜充当过滤器,排除体内毒素。

四、肾衰竭患者如何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体温、呼吸、脉搏、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以心力衰竭、心律紊乱、感染、惊厥为主要死亡原因,应及时发现其早期表现,并随时与医生联系。

  2.保证患儿卧床休息 休息时期视病情而定,一般少尿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多尿期均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适当活动。

  3.营养护理 少尿期应限制水、盐、钾、磷和蛋白质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不能进食者从静脉中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透析治疗时患儿丢失大量蛋白,所以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长期透析时可输血浆、水解蛋白、氨基酸等。4.精确地记录出入液量 口服和静脉进入的液量要逐项记录,尿量和异常丢失量如呕吐物、胃肠引流液、腹泻时粪便内水分等都需要准确测量,每日定时测体重以检查有无水肿加重。 5. 严格执行静脉输液计划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症状,并观察其他副作用。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肾衰竭患者如何护理的介绍,希望能够给您带去一定的帮助。肾衰竭患者患者身体十分的虚弱,我们需要做好患者的饮食规划,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抵抗力。同时还需要做好后期预防感染的工作,将疾病的危害降到最小。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