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 06:36 来源:网友分享
1、月经期间可以洗头,但是尽量不洗头
月经期间是女性身体最脆弱的时期,这时候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下降了很多,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所以专家建议月经期间尽量不要洗头发。另外,月经期间血液容易在盆腔内集聚,造成盆腔充血,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也就少了,头部也不例外,这时候洗头头皮遇到冷水血管会收缩,血液会变得更少,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佳。
2、月经期间洗头需注意
虽然说建议在月经期间不要洗头,但是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为了不影响观瞻或者是有特殊情况,那么也是可以洗头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经期洗头千万不可以用凉水,洗完了之后要赶紧擦一擦并且用吹风机吹干,不要外出吹风,以免引起头疼;洗头最好不要在月经来的前两天,可以选在第三天,再就是不要晚上睡觉前洗头,容易受凉。
谣言一:生理期不固定,就是不正常。其实,正常月经包括3个要素:周期21-35天;经期2-7天;血量30-50毫升。只要月经在上述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谣言二:吃甜食能治疗痛经。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吃太多甜食不但无法消除生理周期综合征,反而可能造成血糖不稳定,加重不适。
谣言三:结婚后,痛经就会自然消失。国外文献报道,怀孕生孩子确实能为一部分女性的痛经画上终止符,其原因主要是怀孕引起的一些交感神经的改变。但不是所有女性都有这个好运气。
谣言四:经期性爱激发女性活力。性生活只会加剧盆腔充血和痛经,且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此时性生活易感染生殖系统疾病。
谣言五:生理期3天就完事,影响当妈妈。通常只要在2—7天内,都属正常。只要月经周期正常,单纯的月经量少不影响怀孕。
谣言六:母女经期感受相似。月经初潮的年龄可能遗传,但痛经遗传并不是很明显。
谣言七:经血颜色深、有血块,代表有妇科病。血块可能是因为久坐,经血不能及时流出而凝结成的,颜色也由此变深。
谣言八:热疗,适宜一切生理期不适。热疗的作用在于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坠胀,但不适合所有女性。
从生物学角度看,显然要涉及到月经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动。在经前期、绝经期、产后及服用避孕药的妇女中常见抑郁的发生。看来性激素和抑郁二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认为情绪波动与文化修养、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由于传统习俗的长期影响,使女性认为月经前必然出现焦虑,这是对女性文化压迫的结果,她们在经前期总是期待焦虑、情绪低落的发生。实验研究也提供了类似的证据:告诉预期1周后会来月经的妇女,医生可以用一套新仪器准确测出她们下次行经的日期。受试者分为3组,第一组:告诉她们月经在1-2天后发生;第二组:告诉她们至少在7-10天后才会行经;第三组:什么也不告诉。然后让她们报告自己经前的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第一组经前浮肿、乳房胀、头痛等症状的发生明显多于第二组。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证据说明情绪与激素水平的关系。如痛经女性的心理发展可能不成熟,表现有神经质的性格。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紧张情绪会促进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进而引起血管变化而大量出血。
假孕则是更典型的事例,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确信自己已怀孕时可见有类似妊娠的闭经、乳房肿胀和早孕反应。这种现象有雌激素的变化因素,而更多的是渴望怀孕和害怕怀孕的矛盾心理所致。子宫内膜切片或阴道涂片研究发现,经前焦虑病人在经前一周内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减少;经前抑郁病人的黄体酮则略低。
看来,生物学因素(激素水平)和非生物学因素(文化、社会、环境)都起着一定的作用。激素、其他生理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它又因文化、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得到放大,二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于是出现一些女性情绪低落的问题。
1、月经前:通过饮食来补充生理所需的营养素: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
(1)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小麦胚芽、猪肉、大豆、花生、火腿、黑米、动物肝脏、紫菜、海带、奶、谷类、香蕉、核桃等等。
(2)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动物肝脏、奶与奶制品、鸡蛋、胡萝卜、西兰花、菠菜、莴苣、橙子、杏、红薯等。
(3)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韭菜、柿子椒、芹菜、花菜、西红柿、菠菜、卷心菜、土豆、荷兰豆、柑桔、橙、柚子、葡萄、草莓等。
(4)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麦胚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核桃、瓜子、猕猴桃、黄豆、菠菜、油菜、玉米、坚果等。
2、月经中:可适当补充一些温补暖身的食物或缓经止痛的食物。
(1)温暖身体的食物:寒性体质的女性可多吃狗肉、羊肉、栗子、荔枝、红糖、生姜等温经散寒类的食物。
(2)舒缓痛经的食物:痛经的女性可多吃菠菜、芹菜、香菜、山药、胡萝卜、葡萄、海带、黑木耳等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的食物。
(3)其他:如果、经期伴有食欲差、腰痛等症状,饮食宜选用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如大枣、淮山、面条、薏苡仁粥等。
3、月经后:月经过后,尤其是月经过多者,可以在月经干净后1-5日内,适当补充蛋白质、铁质和矿物质。
(1)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的食物:主要包括豆类(包括黄豆、黑豆等)、奶类(包括牛奶、羊奶等)、海产品、动物内脏、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大米等。
(2)含铁高的食物:鱼、瘦肉、动物肝、动物血、大豆、菠菜等含铁丰富,而且生物活性较大,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