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病理病因 心动过缓该如何治疗

2017-11-26 10:18 来源:网友分享

一、心动过缓的病理病因

  病因

  (1)药物:用了β受体阻滞剂(比如倍他乐克),钙通道阻滞剂(比如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比如地高辛)、胺碘酮等。

  (2)心脏传导系统障碍: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律等。

  (3)心肌/心内膜病变:心肌病、手术或创伤、心内膜炎等。

  (4)自主神经:神经心脏源性晕厥(迷走神经兴奋)

  (5)其他:甲减、低体温、高颅压、电解质紊乱、呼吸睡眠障碍等,当然,也包括正常变异(比如运动员)

  需要明确的问题

  患者是否有症状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常见症状:晕厥、低血压、心绞痛、肺水肿、脑灌注下降。如果有这些症状,应立即处理。如果没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引起,可考虑临时起搏治疗。如果都不是的话,需要密切观察,对症处理可考虑阿托品0.5-1mg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最多3次。也可选用多巴胺或肾上腺素。

  还需要明确的问题时,病因是否可逆?比如药物过量、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等导致。

  起搏治疗

  紧急起搏适应症

  症状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停搏

  病态窦房节综合征

  超速起搏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停搏(刚发生)

  紧急起搏禁忌症

  严重低体温(可能造成室颤)

二、心动过缓该如何治疗

  治疗方法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在积极纠正可逆转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药物的影响后,如果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不能逆转,则需要置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 —50克之间。脉冲发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导线经静脉血管送入心脏。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脏产生有效收缩,从而提高心率,缓解或消除病人的症状,挽救生命。

  采用哪种心动过缓治疗方法还需要依据导致这种疾病的具体原因。有许多因素可以造成心动过缓,并且每一种都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在确定适当的疗法之前,患者应该首先看医生做检查。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手术,以及严重时的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最常见的疗法。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症状来确定最适当的疗治疗措施。心动过缓涉及心跳率低,并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轻度心跳过慢可能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因此病人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存在问题。尽管如此,一旦发现症状,首先应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有些情况下,心动过缓是发生在心脏病发作时。这种情况下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静脉注射药物增加心跳速度。动脉堵塞往往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罪魁祸首,而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抗血栓药物治疗,堵塞严重时还需要做绕道手术。

  导致心动过缓的其中一个最常见原因是心脏病或其他疾病造成的内部电脉冲系统受损。这种情况经常使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选择。这是一种通过手术插入胸腔的设备,可以放出电脉冲让心跳保持正常节律。起搏器常用于老年人延长寿命并改善疾病状况。年轻人一般只适合采用心脏移植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

  β受体阻滞剂等心脏病药物也可以导致心动过缓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改变药物剂量,并紧密监测确保在药物改变后不会继续恶化。甲状腺疾病和钾缺乏等疾病也可以导致心动过缓,直接治疗病因通常是最佳选择。

  心动过缓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和昏厥等。心跳过缓往往是其他心脏疾病的结果,而不是起因。因此,了解心脏病发作或疾病症状对预防严重心动过缓和其他相关疾病很重要。这些症状包括虚弱,晕眩,呼吸急促,胸闷,难以改变姿势,胸痛,以及左测胳膊,胸部和肩膀麻木或疼痛等。

三、心动过缓该如何保养

  饮食保养

  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还要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

  心动过速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临床工作中,心动过缓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中青年。不少人说心跳慢说明身体好,当然如果他精力充沛,这是经常锻炼的结果,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经常委靡不振,这就要引起特别重视了。病态的心动过缓如果不进行及时纠正,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危及生命。

  长期体育锻炼的人、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率只有每分钟50—60次,但精力充沛,无任何不适,不属于病态,这种情况多为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健康。此外,健康的成人睡眠期间的心率也可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

  引起心动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在心动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四、心动过缓该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1.积极防治原发病

  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安装起搏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40次/min,且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出现心、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时,要及时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止心脑综合征和猝死的发生。

  3.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

  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4.注意生活和情志的调理

  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因此,平时经常有乏力倦怠、心脏不适、头晕、一过性眼黑或晕厥症状者,应当注意数数平静时及有不适症状时的脉搏数。如果不是一个经常爱运动的人,平时白天的心率总是偏慢,尤其小于每分钟50次,或是不适症状出现时患者的脉搏明显减慢,或有很长时间的停搏时应当引起注意,要到医院心内科的心律失常门诊进行详细的检查。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心血管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