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 07:10 来源:网友分享
脑囊虫病彻底治愈是有可能的,但是这要分情况,像虫体在脑子里的位置,多少,对脑部的影响,其他部位驱虫的效果,患者本人的身体状况等等因素。
首先是需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问题,这个主要取决于虫体在脑子的位置,多少,病情的严重程度(比如经常癫痫发作之类的),其次就是患者的身体状况适不适宜手术。如果虫子恰好在重要的功能区,比如语言中枢之类的,可能就考虑不切除。
其次手术治疗的方法,我学神外的时候,老师说脑囊虫病现在一般用伽马刀治疗,精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但是不可避免会有些射线辐射。虫子最后是被机体吸收还是形成瘢痕(可能会发生癫痫),一是取决于手术治疗的方法,比如伽马刀用的剂量,二是取决于患者本身对这些治疗的反应。
当然术前要驱虫治疗,保证其他地方不会有虫子再产卵跑到脑子里,术后要注意不生食肉类等等这些,大夫会详细说明的。
这些你可以作为参考,总之一点就是可以治愈,但是因人而异。或者说虽然没有办法清除所有的虫子,但是患者生活工作正常,应该也算是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了。
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颅脑内疾病。该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是由于口服了猪肉绦虫虫卵,发育成囊尾蚴,经消化道穿出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再经体循环而到达脑膜、脑实质以及脑室内。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患此病后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头疼、浑身无力、肢体运动障碍,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
病因
囊尾蚴引起脑病变的发病机理主要有:①囊尾蚴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和破坏;②作为异种蛋白引起的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③囊尾蚴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颅内压增高。
囊尾蚴侵入脑后各期的主要病理变化如下。早期可见活的囊尾蚴,囊的大小不等,最小的约2mm,一般5-8mm,头节如小米大小,灰白色,囊内有透明液体。囊的周围脑组织有炎性反应,为中性多核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胶原纤维,距囊稍远处可有血管增生、水肿和血管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后期囊壁增厚,虫体死亡液化,囊液混浊,囊周呈慢性炎性改变,囊液吸收后,囊变小或为脑胶质组织所取代而形成纤维结节或钙化。脑室内的囊尾蚴可引起局部脉络膜炎,颅底的囊虫可引起蛛网膜炎。
脑囊虫病多见于青壮年。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四型:
1.癫痫型
最多见。发作类型常见的有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及其连续状态,部分性运动发作和复合性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2.颅内压增高型
主要表现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可伴有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如出现偏瘫、偏盲、失语等局限性神经体征可称为类脑瘤型。少数患者在当头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剧烈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称Brun综合征。
3.脑膜脑炎型
系囊虫刺激脑膜和脑弥散性水肿所致。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常同时有精神障碍、瘫痪、失语、癫痫发作、共济失调和颅神经麻痹。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嗜酸性粒细胞占优势。
4.单纯型
无神经系统症状,且无明显的皮肌囊虫结节,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如CT等)而被发现。
检查
癫痫发作或/和多灶、多样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伴有便绦虫节片史,或皮下结节并经活检证实为囊虫,以及脑脊液的血清学阳性,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囊虫结节的病理学诊断与头颅CT、磁共振的典型囊虫影像,为确诊依据。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有:
1.脑脊液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还可见蛋白及其他白细胞增加等。
2.免疫学检查
脑脊液的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抗体的ELISA等检测较有意义。
3.头颅CT
可见脑实质、脑室内低密度囊虫影或高密度的囊虫钙化影。
4.磁共振
T1加权成像时呈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区,T2加权成像时则为高信号区。
诊断
1.有便绦虫史和食米猪肉史。
2.具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活检及病理证实为囊性结节。
4.囊虫免疫学检查阳性。
5.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
6.头颅CT及MRI扫描符合囊虫改变。
7.脑电图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