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07:24 来源:网友分享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介入和搭桥三种方法。其中药物是基础,对于病变较轻的心绞痛能起到控制症状、稳定冠状动脉里的斑块的作用,但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梗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尤其在抢救心梗患者时,必须争分夺秒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这时用药物溶栓开通率低、所需时间长,而介入治疗则可以100%开通血管,所需时间短,立竿见影,且远期效果好,患者再发心梗、心绞痛的少。这种通过微创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心脏冠状动脉狭窄,与搭桥相比,显然更简单,不用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冠心病病人,包括高龄、高危及部分复杂、多支病变的病人都适合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目前主张尽早介入治疗,同时辅以强化药物治疗,避免急性心梗的发生。对于急性心梗的患者则更应该选择急诊介入治疗,力争保护更多存活的心肌,让一些濒死的心肌不要死掉,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1) 有些冠心病者,无胸痛发作,仅表现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2) 心绞痛部位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鉴别。
(3) 少数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仅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如头晕、肢体瘫痪、突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表现时,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4) 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5) 若冠心病同时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即使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亦常被掩盖。故病人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所患冠心病的病情,给医生提供参考。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
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
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即有康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患者心律失常。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禁忌和慎用的情况有哮喘、慢性气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
(5)钙通道阻断剂
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和冠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控释剂、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等。不主张使用短效钙通道阻断剂,如硝苯地平普通片。
(6)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以及醛固酮拮抗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发生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当使用此类药物。
(7)调脂治疗
调脂治疗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在改变生活习惯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目标为下降到80mg/dl。最近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
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急性期首选急诊介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时,在治疗并发症的同时,应该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
1、戒烟
吸烟对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很严重的,还会影响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因而预防冠心病,必须戒烟。不起有关资料显示,戒烟后总的病死率可降低36%左右。
2、合理饮食
冠心病患者调节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对总热量有严格的控制,基本饮食要求是低脂、低盐、清淡、少刺激、易消化和富有纤维素,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并要强调饮食规律性,一日三餐做到定时定量。可少量多餐,但要注意晚餐不可吃的太迟,不在睡前加餐,且要严防暴饮暴食和饥饱不定。
3、控制体重
身体超重、肥胖是会加大冠心病发病几率的,老年人若是处在肥胖状态,一定要注意适当减肥,严格控制体重。有些老年患者全身看起来并不怎么胖,但腹部脂肪堆积,医学上称为腹型肥胖。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生与发展的高危因素,也是老年冠心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腹部肥胖的患者也必须严格控制体重。
4、适当运动
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是相当必要的,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可以对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进行缓解,适合于老年冠心病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气功和体操等。
5、控制血压
很多老年人都容易出现血压高的现象,是一定要提高警惕的,及时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措施。药物治疗由医生决定,而非药物治疗则主要是依靠患者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纠正不良习惯来达到目的,如拥有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保持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坚持适宜体育运动及戒烟忌酒等。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