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09:06 来源:网友分享
慢性心力衰竭可在任何年龄可发生,一般可控制症状,常有反复发作,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那么,应该如何诊断呢?
1、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判断心室腔的大小,还可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以反映心脏舒张功能。
2、X线检查:可查见心影大小及外形,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也可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若有肺淤血,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多与下肺。
3、超声心动图检查:比X线更准确地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及心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还可以估计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其中超声多普勒检查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
4、其它检查方法还有心-肺吸氧运动试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温馨小贴士:患慢性心力衰竭后,要定期到正规医院诊治,心功能不全II级以上,宜长期服药,低盐饮食,注意休息,保温不受凉,经常注意避免各种不良诱因。及时治疗病因,如属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功能不全,尽快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
心衰是心脏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典型的心衰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全身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不少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在出现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现之前,心脏的功能已经开始衰退,只是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如果在病人出现不典型的心衰症状时,能够及时识别,将有效地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心脏病患者应注意识别下列心衰的不典型症状。
气喘如果心脏病患者在平卧后出现气喘的症状,坐起后可逐渐缓解,则应警惕心衰的发生。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体质衰弱的老年人,在稍做些事情或运动后,也可出现气喘的症状。但病人在休息一会儿后,这种气喘症状便会好转,平卧后也不会再有喘息发生。
咳嗽心衰病人咳嗽的特点是坐位时症状轻,卧位时症状重。病人咳粉色泡沫样痰。痰中含有少量的血丝。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由心衰引起的咳嗽效果差,用强心药(地高辛等)治疗效果好。而一般的由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咳嗽,病人多咳黄色痰,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就很好。
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当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排血量会下降,则流经肾脏的血流量也会减少,故病人白天尿量减少。而在夜间,病人卧床休息后,心脏负荷相对减轻,心脏的排血量会增加,流经肾脏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夜尿便明显增多。因此,如果心脏病患者出现白天尿量减少,夜间尿量增多的症状,也应警惕心衰的发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倦怠乏力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倦怠无力、反应迟钝等症状,可能与心衰引起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有关,这时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心慌心衰的病人稍加活动心率即可超过100次/分,而表现出心慌的症状。因此,心慌也是心脏病患者出现心衰的早期症状之一。
目前,我国有近500万心衰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专家提醒说,慢性心衰治疗要抓关键,家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慢性心衰治疗要抓关键
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形成心衰,心肌收缩舒张能力逐渐减弱,出现水肿、淤血等病变。医生表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合并心律失常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专家介绍,慢性心衰的心脏病变机理非常复杂,引起的症状繁多。目前普遍认为心衰的治疗,一方面强心、利尿、扩血管,另一方面应该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改善心室重构。
定期检查是预防心衰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定期的X线等方法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可帮助医生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心衰。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也可防止心衰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订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按时按量服药。
病人还需注意饮食
如果患者出现心衰症状,也无须过于紧张,首先要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将每日主食量控制在150~300克为宜,减少盐的摄入量(轻度心衰5克左右、中度2.5克、重度1克),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酱菜、腌肉等。
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食物应粗细搭配以免便秘;适当限制水分,一般患者液体摄入量为每日1000~1500毫升(夏季可为2000~3000毫升)。
其次,要充分休息。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以不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疲乏为宜。心功能Ⅱ级者应限制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更严重的应绝对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
心衰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调理过程,尤其是慢性心衰,需要控制原因,预防进一步加重,纠正心功能,这方面的液体输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保证液体量不要超过身体的代谢能力,输液速度建议每分钟在30-40滴左右。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65岁以上的人群心衰的患病率高达4%-6%。心衰患者大多数在家休养,因此,除了对症治疗外,更应做好家庭护理。
避免诱因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所以慢性心衰病人无论何种感染,均需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有些体弱病人感染时症状不典型,体温不一定很高,仅表现为食欲不佳、倦怠等,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心衰发生。
合理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理护理
慢性心衰病人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病人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衰。
合理饮食
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温馨提示: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根据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