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06:24 来源:网友分享
黄体囊肿是不要紧的,是会自己消失的。建议定期复查彩超就可以的。
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均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前者为排卵前的卵巢囊性增大,若发生破裂时,一般不伴阴道流血;后者则为月经前的卵巢囊性增大,当破裂时,除急腹症症状外,常伴阴道流血。二者之破裂与异位妊娠之破裂鉴别困难,常需根据剖腹探查发现及病理学检查始能作出最后诊断。
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卵巢功能变化或卵巢酶系统功能过度增强,造成凝血机制障碍,呈出血倾向。外伤、卵巢受直接或间接外力作用、盆腔炎症、卵巢子宫充血等其他原因均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直径<5cm的卵巢囊肿95%为非肿瘤性者,真正的肿瘤通常较大。正常黄体是囊性结构,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血肿含血量较多,血液被吸收后,均可致黄体囊肿。由于囊肿持续分泌孕激素,常使月经周期延迟。若囊肿破裂可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而与异位妊娠破裂极为相似。
光镜检查囊肿形成的早期,黄体细胞仍存,且富含类脂质,仅囊壁内层纤维化,可见黄素化粒层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囊内有或无血液;后期时囊壁纤维化伴有程度不等的透明变。
(1)黄素囊肿:最为常见,大小不一,多数不超过2-3厘米直径,但偶亦可达10厘米。常为单侧发生。
(2)白体囊肿:多从黄体囊肿演变而来,因此均较小,囊腔壁为透明样变的白体组织。镜检:囊壁为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
(3)卵泡膜黄素囊肿:常为双侧性,系多囊性囊肿,故表面呈分叶状,囊壁薄,内含清澈或琥泊色液体。大小差异极为显著,小型者仅稍大于正常卵巢,大型者可充满整个盆腔,一般为8-10厘米直径大小,最大者可达20-25厘米。
黄体囊肿可由以下3种情况形成:
(1)黄素囊肿: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教大,含有教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
(2)白素囊肿:多由黄体囊肿及囊性黄体演变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黄体退化成为白体时,由于某种因素而形成囊肿。
(3)卵泡膜黄素囊肿: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葡萄胎伴有卵泡膜黄素囊肿者约占50-60%,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此数。偶在正常妊娠及双胎时发生。
黄素囊肿偶尔可发生蒂扭转或破裂,破裂可引起盆腔内出血,一般出血量不多。白体囊肿无激素功能,一般不引起症状,都能自行消失。卵泡膜黄素化囊肿并发于葡萄胎的多能自行消退。正常妊娠者分娩后,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治愈后也自然消失。黄素囊肿有自发退化趋势,多无症状。临床上也有极少数自行消失的病例。
早期妊娠常可合并黄体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常规妇科检查时发现。不要误诊为卵巢囊腺瘤而切除。在非妊娠期,由于黄体囊肿的内分泌活动可引起月经周期延迟,继而出现持续或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未出血前刮宫,子宫内膜有时呈蜕膜样变。有时患侧下腹部稍有隐痛。
囊肿一旦破裂,则会引起内出血或急腹症。病变多为双侧,卵巢表面呈大小不等囊性结节状。小者仅见卵巢轻度增大,巨大者直径可达15--20cm,壁薄、切面呈黄色或出血状,囊内充满草黄色清液或淡褐色液,卵巢表面偶见局灶生发上皮蜕膜样变的黄色斑块。
物理冶疗
认为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中、重度黄体囊肿患者。方法有电熨、冷冻、激光等。由医生根据宫颈囊肿程度和面积及患者全身情况选用。创面愈合需4-8周,术后注意保持外阴清治,创面未愈合前禁性交、盆浴。
药物治疗
药物腐蚀:搽洗净宫颈表面,用干纱块保护,用棉棒蘸取10%-20%硝酸银或重铬酸钾溶液,涂于糜烂面上,再用生理盐水反复搽洗。于月经干净后5-7天上药,硝酸银每上药1-2次,2-4次为一疗程。重铬酸钾每个月上药1次。这两种药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必须在医院使用。
奥平栓治疗法:奥平栓又称α-干扰素栓(因其主要成分是α-干扰素)。
用法:患者月经干净后2-3天,临睡前取仰卧位,有使用方便、副反应小的特点。
一般治疗
1.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感染;
2.一旦发生囊肿破裂、蒂扭转应紧急处理。
方法的选择:因宫颈黄体囊肿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故患黄体囊肿应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