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 单纯性遗传性。
(2)早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
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
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
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
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
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
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 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 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 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 全身性疾病、妊娠等。
1.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2.淋巴管造影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
3.同位素淋巴管造影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4.其他检查此外,超声血管无损伤检测技术也有助于静脉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的鉴别,作为门诊筛选检查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下肢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
(4)预防感染 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
(2)手术治疗 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一、 减少干扰淋巴液回流的因素
由于淋巴系统的部分中断,导致淋巴系统回流时的阻力较大,因此,首要就是要避免影响回流的因素。
1. 避免各种压迫淋巴回流路径的首饰、衣物与配件(包括戒指、手镯或手表等)。
2. 不要穿紧身衣物或勾挂皮包在患侧上肢。
3. 患者义乳重量不要太重,内衣的松紧度要做适当的调整,不要有钢丝为佳。
4. 不要在患侧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的气囊会对患肢施加过度的压力。
二、 限制淋巴液的产生
淋巴液是必须透过淋巴系统回流的体液,凡引起淋巴液增多,及微血管扩张的行为都是要加以避免的。
1. 避免让患侧上肢过度用力或做重复性极高的动作,尤其会造成肢体酸痛或不适的行为都要极力避免。因为酸痛会造成局部性的发炎,甚至增加淋巴系统的负担。
2.避免使血管扩张,包括避免患侧的日晒、蒸气浴、红外线以及热敷等,若要想泡温泉时,请不要将患肢进入温泉水中,浸泡区域限制在腰部以下为佳。许多患者遇到上肢肿胀不适时,曾想要以热敷或泡温泉来解决,也有很多患者曾在洗澡时以热水冲患肢,这些都是很冒险的行为,因为局部的热效应会使血流增加,进而增加淋巴液,在淋巴系统回收功能不佳的状态下,淋巴水肿可能就此产生了。
3. 推拿或按摩多属较激烈的深部按摩,此种按摩会造成血管扩张,增加淋巴液的产生,在淋巴系统回流路径受损的病患身上,很可能成为肿胀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