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1 10:43 来源:网友分享
早搏、房颤、房扑都可实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射频消融术还有以下适应症:
一、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室间存在着先天性“旁路”,导管射频将旁路“切断”,心动过速或预激波将不再存在。
二、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房室结形成“双径路”,电流在适宜条件下,在两条径路形成的折返环快速运行,引起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慢径,只保留快径,心动过速就不再具备发作条件。
三、心房扑动(房扑):房扑是心房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地转圈,心房跳动250-350次/分,心室一般在150次/分;导管射频可以破坏环路,造成双向电流阻滞,从而根治房扑。
四、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房速是左心房或右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者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电生理检查标测到异位“兴奋点”或折返环,进行消融得到根治。
五、室性期前收缩(早搏):主要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单源性的频发室早;常常由于心室“兴奋灶”引起;标测到异位兴奋灶消融,室早即可消失。
引起房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疾病为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但也不可忽视其他疾病引起的房颤。 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房颤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充血性心衰、心肌病、其他(窦结病、肿瘤、心包炎等)。甲状腺功能异常也是是引起房颤的原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并发房颤者可达9%~22%,而隐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有不少出现房颤。
除此之外,房颤可以由急性或暂时性的原因引起:如饮酒、手术、触电、心肌炎、肺栓塞、其它肺部疾病以及甲亢。基础疾病成功治疗可能消除房颤。与血管疾病无关的房颤,对于年轻病人,大约30%-50%阵发性房颤和20-25%的持续性房颤为孤立性房颤。
引发房颤的原因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由于激烈运动和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紧张,可以发生房颤;饭后和睡眠时迷走神经紧张状态,也可导致房颤。一般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房颤,如交感神经依赖性房颤,可使β-受体阻滞剂;迷走神经依赖性房颤,使用氟卡尼、丙吡胺等抗胆碱药治疗。 最后,老化也是引起房颤的原因,随着年龄增加房颤患者也必然增加,这与老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早搏可能没有症状,也会有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时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
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时引起乏力、头晕及胸闷,并可使原有的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一般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心脏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为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恶心、咳嗽、头昏等不适。
体检可发现在基本心律间夹有提前搏动,其后有一较长间歇。房性早搏的心音和基本心律类似。房性早搏的第一心音多增强或减轻,第二心音可听不到,早搏引起的桡动脉搏动较弱或扪不到,形成漏脉,这是心室充盈和搏血量少的结果。早搏呈二联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2或3次心搏后有一次间歇。早搏插入在两个基本心搏之间,称插入性早搏,听诊可为连接三次较基本心搏为快的心搏。
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须按照医嘱卧床静养,静脉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动脉穿刺处沙袋压迫8-12小时,并患肢制动(限制不动),注意观察是否出血;
卧床期间给予易消化饮食;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等检查;
如果术后心动过速再次发作的感觉,但并未真正发作,无要紧张勿需特殊治疗;
术后一般1周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出院后如有复发,应及时就近记录心电图,并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射频消融术后需要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药物,具体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其他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房颤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遵照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疗效。
在对射频消融术后注意事项认识后,进行射频消融术前,对这些情况都是要进行注意,而且进行手术前,患者要配合医生做一些身体检查,这样对自身具体情况有一些了解,手术的时候都是能够避免损害到身体,这点患者要注意的。
温馨提示:
避免长期饮酒和吸烟,不要过度熬夜,要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简称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过早搏动是常见的异位心律。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