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腹水死前症状 肝癌的注意事项

2018-05-22 06:56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肝癌的好发人群分析

  肝癌高危人群一:有乙肝病史

  根据统计数据发现,在我国约九成的肝癌患者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乙肝感染很容易引起肝硬化,也容易对肝脏正常细胞造成伤害,从而更容易令正常的肝脏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因此,如果曾经感染过肝炎病毒的人,都要更关注自己的肝脏情况。

  肝癌高危人群二:有肝硬化病史

  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肝功能会严重下降,患者会出现食欲不佳、腹痛、腹泻、牙龈出血、鼻出血、消瘦乏力、黄疸、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肝硬化症状。并因此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肝硬化时肝细胞广泛的受到破坏,必然会使肝脏的生理功能大打折扣,而且随着肝硬化病情的加重,这种“折扣”也越打越大,最终造成肝功能失代偿而引起多种并发症。肝硬化最严重的病情进展即是肝癌,因此对于已经查出患有肝硬化者,一定要注意治疗调理。

  肝癌高危人群三:亲属中有肝癌患者

  肝癌与我们通常所说的遗传病不一样,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导致的疾病,简单地说即是父母遗传给孩子,一般是先天的。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宗族集合现象”,宗族集合最常见的例子即是,患有乙肝的母亲,在生产时将乙肝病毒也传染给了孩子。不过不必太忧虑,即使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需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能很好地控制了。

  肝癌高危人群四:40岁以上人群

  中年以后是肝癌的高发年龄,男性40 岁以上,女性50 岁以上,更要注意肝脏的定期体检,这个年龄段的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肝癌高危人群五:嗜酒人群

  许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酒精肝也是一种很容易演变为肝硬化的肝病,这样也容易导致肝癌的发生。

二、肝癌有七大症状

  症状一:肝区疼痛

  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发生率超过50%。肝区疼痛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性质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疼痛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感到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肿瘤迅速增大,压迫肝包膜,产生牵拉痛,也可因肿瘤的坏死物刺激肝包膜所致。

  少数患者自发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现肝区剧烈疼痛,多是由于位于肝脏表面的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若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则说明癌结节破裂出血严重。遇此情况需紧急抢救。若无上述伴发症状,疼痛较为局限,则表明出血位于肝包膜下。疼痛可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位于左叶的肿瘤,常引起中上腹疼痛;位于右叶的肿瘤,疼痛在右季肋部;肿瘤累及横隔时,疼痛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易被误认为肩关节炎;肿瘤位于右叶后段时,有时可引起

  腰痛;肿瘤位于肝实质深部者,一般很少感到疼痛。

  症状二:消化道症状

  据不完全统计,约37%的肝病患者患病初期都误以为是“胃病”而贻误诊疗。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消化不良、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症状三:发热

  相当一部分的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战。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人血液循环所致。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合并感染,亦可出现发热,与肝癌的癌性发热有时不易区别,需结合血象并观察抗菌治疗是否有效才能判定。

  症状四:消瘦乏力

  肝癌患者常较其他肿瘤患者更感乏力,此与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或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谢障碍、某些毒素不能及时灭活,或由于肝癌组织坏死释放有毒物质。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系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消瘦程度可加重,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症状五:出血倾向

  肝癌患者常有牙龈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倾向,主要是由于肝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所致,它在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中尤为多见。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所致。事实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导致肝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症状六:下肢水肿

  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临床上曾见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肿,水液能从大腿皮肤渗出。造成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腹水压迫下肢静脉或癌栓阻塞,使静脉回流受阻。轻度水肿亦可因血浆白蛋白过低所致。

  症状七:急腹症

  癌结节破裂通常引起肝区疼痛,体检时肝区有明显压痛,为肝包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癌结节破裂后,表现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腹膜炎。癌结节破裂引起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现,与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三、肝癌的预防须知

  迄今尚缺乏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统一固定的治疗方案,所以肝癌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在每一例肝癌患者的治疗中,都需要外科、影像科、介入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将极大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 40 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引起情绪波动的各种刺激活动;

  2、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不仅可使肝癌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促使癌症的复发或转移,而且可加重肝功损害,导致病情恶化;

  3、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忌烟忌酒,不吃霉变的粮食,少吃腌制肉制品等;

  4、生活规律,日常起居,户外活动,饮食营养,身体锻炼,规律化;

  5、避免感染乙肝和丙肝。肝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四、肝癌的并发症分析

  迄今尚缺乏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统一固定的治疗方案,所以肝癌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在每一例肝癌患者的治疗中,都需要外科、影像科、介入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将极大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肝性脑病:是肝癌终末期并发症,占死亡原因的1/3。

  2.消化道出血:约占肝癌死亡原因的15%。合并肝硬化或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者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黏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也可是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约9%~14%。肝癌组织坏死液化可自发破裂,也可在外力作用下破裂。若出血限于包膜下可有急骤疼痛,肝脏迅速增大;若破入腹腔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膜刺激征,严重者可致出血性休克或死亡。小量出血则表现为血性腹水。

  4.继发感染:因癌肿长期消耗,尤其在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抵抗力减弱,再加上长期卧床等因素,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真菌感染等。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肝肾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