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南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大全

2018-05-25 07:13 来源:网友分享

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方剂

  1、慎言祛瘀汤

  原料: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仙茅12克,熟地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益母草15克,枸杞12克,柞木枝10克,石见穿10克,生蒲黄10克,紫石英10克。

  用法:加水泡至药面上,大火煎开,再小火煎10分钟就可,每日1剂,2次分服,3个月为1疗程。

  治法: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内膜异位囊肿。

  2、柴胡当归红花汤加减

  原料:柴胡10克,花粉15克,当归9克,炮山甲15克,桃仁(打)15克,川红花6克,大黄(酒洗,后下)9克,甘草3克,台乌15克,琥珀末(冲)1.5克,黄糖(自加)适量。

  用法:自加鸡蛋1只,与药同煎,清水3碗煎至1碗(鸡蛋去壳)后纳黄糖,空腹服药。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适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病痛。

  3、少腹逐瘀汤加减

  原料: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蒲黄、僵蚕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活血祛瘀,理气养血除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4、暖宫孕子丸

  原料:熟地黄、香附、当归、川芎、白芍、阿胶、艾叶、杜仲、续断、黄芩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5、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原料:生大黄、牡丹皮、桃仁、红藤、赤芍、夏枯草、牡蛎、枳壳等。

  用法:水煎服,1天1服,分2次服。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适用于瘀热互结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6、失笑散

  原料:蒲黄、五灵脂等。

  用法:每天2次,每次4.5克,经前3天,开水浸泡,待温滤汁分服。

  治法:生蒲黄性滑而行血,五灵脂祛燥而散血,皆能活血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预防

  预防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避免月经期间的妇科检查,进行检查的时候,避免医生过度用力地挤压子宫口,防止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2、月经期间,同样避免进行宫腔内的手术,像输卵管通畅试验等,必须要在月经干净之后的3-7天在进行手术。引入如果在经血未完的时候进行手术,可能会使子宫内膜的碎片经由输卵管进入到腹腔,造成病灶。

  3、避免在接近月经的时期进行妇科的手术,如果必须进行,手术的动作要尽量轻柔,禁止用力挤压。

  4、做好避孕措施,避免做人工流产手术,此手术不仅容易使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还容易使血液倒流进腹腔,诱发子宫内膜异位。

  5、如果有宫极度后屈或宫颈,阴道狭窄,先天性无阴道(有子宫)等生殖道畸形,宫颈粘连,要积极治疗,因为如果患有以上病症,极容易造成经血逆流,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

  6、避免因为医学手术导致的医源性种植。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剖宫产,剖宫取胎手术者等,手术之后好保护好手术的切开,防止子宫内膜的碎片进入腹腔。

  7、经期要十分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下体卫生,禁止经期性生活。

  月经期间如果感到腹痛异常,并且病情不断加重,甚至连止痛药都无法缓解疼痛,就需要引起注意,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治疗,以免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这些症状

  (一)痛经:为一常见而突出的症状,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物止痛。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由于雌激素水平不断高涨,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增生、肿胀,如再受孕激素影响则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如系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可促使子宫肌肉挛缩,痛经势必更为显著。异位组织无出血的病例,其痛经可能由血管充血引起。月经过后,异位内膜逐渐萎缩而痛经消逝。此外,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查出许多炎症过程,很可能局部的炎症过程伴有活跃的腹膜病变,从而产生前列腺素、激肽和其他肽类物质引起疼痛或触痛。

  但疼痛程度往往不能反映出腹腔镜检所查出的疾病程度。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显著,但无痛经者,占25%左右。妇女的心理状况也能影响痛觉。

  (二)月经过多: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可能由于内膜增多所致,但多伴有卵巢功能失调。

  (三)不孕: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据天津、上海两地报道,原发性不孕占41.5~43.3%,继发性不孕占46.6~47.3%。不孕与内膜异位症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盆腔内膜异位症常可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卵母细胞捡拾或导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变影响排卵的正常进行而造成不孕。但亦有人认为长期不孕,月经无闭止时期,可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

  (四)性交疼痛:发生于子宫直肠窝、阴道直肠隔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周围组织肿胀而影响性生活,月经前期性感不快加重。

  (五)大便坠胀:一般发生在月经前期或月经后,患者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而其他时间并无此感觉,为子宫直肠窝及直肠附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偶见异位内膜深达直肠粘膜,则有月经期直肠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围绕直肠形成狭窄者有里急后重及梗阻症状,故与癌瘤相似。

  (六)膀胱症状: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至膀胱者,有周期性尿频、尿痛症状;侵犯膀胱粘膜时,则可发生周期性血尿。

  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吃什么药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用药物治疗,使异位的病灶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依靠抑制卵巢功能以诱发异位子宫内膜萎缩。药物治疗方法有:

  (1)假孕疗法:20世纪50年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采用假孕疗法,使异位内膜转化为蜕膜,间质水肿,内膜坏死萎缩,常用的药物为孕酮。

  (2)假“绝经”疗法: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假绝经疗法,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卵巢功能,使子宫内膜萎缩,造成绝经。常用药物为丹那陛、内美通等。

  (3)药物“切除卵巢”: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获得良好效果,作用机制是用GnRH-A后占据脑垂体大部分GnRH受体,造成垂体促性腺激素降调节及垂体脱敏作用,结果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及LH分泌降低,最终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可降到绝经期水平,使种植内膜萎缩。

  (4)抗雌激素药物:三苯氧胺是抗雌激素药物,是继孕酮、丹那唑之后供选择治疗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5)米非司酮(RU486 息隐):米非司酮具有抑制排卵、诱发黄体溶解、抗增殖作用,在临床上较广泛使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闭经,腹痛缓解,病灶缩小。停药后3~6周月经恢复正常。

  (6)中药:常用桂枝茯芩胶囊,每日3次,每次口服3片。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妇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