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川崎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日常预防川崎病的几大细节

2018-06-14 08:49 来源:网友分享

一、川崎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是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在1967首次报道,所以通常称作川崎病。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容易和猩红热以及幼儿急疹等发热发疹性疾病混淆。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治疗,会对心脏和血管产生损害。有些医院对川崎病了解不多,这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典型症状有发热、眼红、口唇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

  因为是全身性血管炎,也会发生与肝炎、肺炎、阑尾炎、关节炎等相似症状,容易导致误诊。在发烧上,幼儿急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皮疹,往往高烧2~3天,发热消退后出现疹子。而川崎病的疹子会在发烧同时或前后随机出现。在病程上,川崎病会发烧5天以上,幼儿急疹最多2到3天体温就恢复正常。

  在表现上,患川崎病的孩子嘴唇和眼睛发红,舌头上有像杨梅一样的凸起点,在颈部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一周后手指、脚趾末端会出现脱皮现象。而幼儿急疹不会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在治疗上,川崎病使用抗生素毫无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丙种球蛋白,大多数会马上起效。而幼儿急疹不需要用抗生素和丙种球蛋白。

  孩子有这些表现症状,家长要特别引起重视,很有可能孩子患上了川崎病,请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心内科或内科就诊。到目前为止,川崎病的真正病因还不清楚,但是与孩子的免疫力有很大关系,往往是孩子遭遇到外界病毒或细菌等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不正常引发的疾病。

  川崎病的最佳治疗办法是使用丙种球蛋白,最好的治疗时机是发病后1~10天内,现在又认为5~7天治疗更佳。只要家长能够及时发现,这个病并不可怕。但是如果错过了时机,即使确诊为川崎病,再用丙种球蛋白,对防治心脏血管的损害也无效。

  了解到了以上的知识之后,大家对于川崎病有了一些认识了,此病可以说是当前来看多见的,而且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性,大家应当清楚的了解关于川崎病的知识,特别是在孩子发育时期去展开一些川崎病的预防,才能让此病减少发生。

二、日常预防川崎病的几大细节

  川崎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下婴幼儿,男多于女,成人及3个月以下小儿少见。临床多表现可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而引起人们重视。

  饮食要均衡:要加强消化道管理,多食用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主张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鸡蛋糕、果汁饮料、豆浆等。避免食用生、硬、过热、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急性发作期以少量流食、多餐为主,必要时补充营养物质如脂肪乳、氨基酸,保证有足够营养进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定期做检查:一般来说,川崎病日后不会复发,但由于心脏受到影响的后遗症要在多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心脏检查。该病病因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该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主要症状常见持续性发热,如果单独使用抗生素是没有效果的。同其它疾病引起的发烧一样,要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最好是果汁。

  本病预后大多良好,大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恢复,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九的川崎病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瘤。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闭塞、心肌梗死或心肌炎而死亡。目前死亡率下降至百分之一以下,约百分之二左右出现复发。

三、川崎病后遗症该如何治疗比较好

  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如果没有引起心脏血管的并发症,川崎病多不会有后遗症,因此治疗的目的是在避免造成心脏血管的并发症,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

  意见建议:川崎病后遗症,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烧、出皮疹、唇红、眼红、淋巴结大等,其实它的主要损害在心脏和冠状动脉。虽然多数病孩经过治疗可以康复,但部分患儿冠状动脉损害严重形成冠状动脉瘤,一段时间后,部分患儿的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梗塞,导致心肌梗死及猝死。

  主要的后遗症就是成年后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就是常说的冠心病之类的疾病。

  川崎病主要影响的是小孩的冠脉,一般情况下不会复发。但是要定期复诊,结合心脏彩超和血小板的数量,血沉来调整阿司匹林的剂量。儿童肾脏疾病: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各种血尿、蛋白尿等。

  以上就是专家为我们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患者出现了川崎病后遗症的情况发生,那么患者就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的问题,更要避免病情加重的情况发生影响到患者的健康,那么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四、川崎病护理措施有什么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粘膜充血糜烂而影响食欲,甚至不肯进食。我们了解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以及特别喜爱的食品,将其烹调成美味可口、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易消化的低盐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宜温凉,不会自己进食的患儿请家长给予耐心喂食。

  尚在哺乳期的患儿,则要求其母亲多进营养丰富的食品,特别要增加每天所进的液体量(肉汤、鸡汤、鱼汤等),以求增加奶量和提高奶的质量。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此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体温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后测体温4次/d,直到体温正常后改为2次/d。由于该病反复高热不退,患儿家属易急噪、焦虑、情绪不稳定,应耐心劝说解释。出现高热时不应自己给患儿服退热药,应向医生报告。体温38.5℃以下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降温、多饮温开水,如体温不降,持续升高达38.5℃以上应采用药物治疗如莫丁舒、普菲特达到降温目的。

  保持空气清新,室温20~22℃,湿度50%~60%,每日通风卧床休息,多喂水,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并及时处理降温,T>39℃时头部冰敷,畏寒肢体寒冷者温水擦浴,保暖,避免受凉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采取药物降温

  当大家知道川崎病的护理措施有什么之后,就能更好的应对孩子的发病了,任何一种疾病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更何况孩子还小,经不起疾病的折磨与伤害,高烧不退对大脑的伤害也很大,因此家人们必须要在治疗期间做好防护措施。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内分泌科内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