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06:52 来源:网友分享
1.功能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1克)、暂时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蛋白尿迅速消失。常发生于青壮年,可见于精神紧张、严重受寒或受热、长途行军、强体力劳动、充血性心衰、进食高蛋白饮食后。
2.体位性蛋白尿
清晨尿液无尿蛋白,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1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多发生于瘦长体型的青年或成人。反复体位性蛋白尿,需注意除外肾病,如胡桃夹现象(又叫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因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挤压左肾静脉所致)。
3.病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持续存在,尿中蛋白含量较多,尿常规检查常合并有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并可伴有其他肾脏病表现,如高血压、水肿等。病理性蛋白尿主要见于各种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
(一)生理性蛋白尿
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发热、紧张等应激状态所导致的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定性试验尿蛋白多不超过(+)。
2、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蛋白质排泄量<1g/d。
(二)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质滤出并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肿瘤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中毒性肾病及感染引起的肾损害等,也见于先天性肾炎、肾循环障碍、肾缺氧、肾血流量加速等。
(三)肾小管性蛋白尿
当肾小管结构或功能受损时,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小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障碍,导致蛋白质从尿中排出,称之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小管-间质病变,如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反流性肾病、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Fanconi综合征、低钾性肾病、肾髓质囊性变、放射性肾炎、止痛药肾脏病、肾移植后排异反应等。
尿中泡沫多是蛋白尿吗?相信很多人都遇见过这种情况,也针对大家心中的疑问,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
原因是正常人的尿液在排除体外时难免会产生一些泡沫,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尿液张力变得较强,因此会冲起泡沫。另外就是如果喝水较少或者小便时角度和速度的差别也会产生一些泡沫。
还有会产生蛋白尿的一种情况是暴饮暴食,一次性吃了太多的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部分人因为剧烈运动、情绪波动、长久站立等行为,也会出现短暂性的蛋白尿。因此,从这些因素考虑,我们平时出现的泡沫尿是正常现象,不用大惊小怪。
当然,有些人出现了蛋白尿确实是肾脏出现了问题。这里教大家一个简便的辨别方法:如果尿液表面会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并且长时间不消失,那么可能就是蛋白尿了,这也提示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当事人最好去医院检查确认一下。
还有一种现象是小便后有大量较大的泡沫存在,或者是尿中泡沫消失后仍会看见一些气泡从尿中不断上冒,这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尿中胆红素、蛋白质含量升高造成的。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当事人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尿中泡沫多,并不能代表着是就是蛋白尿,我们要分情况。
生理性蛋白尿无须治疗,去除诱因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缓解。根据病理性蛋白尿病因、程度等不同,可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为防止过多的蛋白从尿中漏出,导致肾小管空泡变性,故应摄入容易吸收和被利用的动物蛋白(优质蛋白)。
2、原发病治疗,对各种继发性蛋白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糖、感染、高血压,抗过敏治疗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治疗。
4、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降尿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机制密切相关。首选药物是强的松,分为大剂量口服和冲击治疗两种方法。大剂量口服疗法要坚持“首始要足,减量要慢,维持要长”的原则。
5、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常与激素同时应用,可以减少激素疗程和用量,减少激素副作用发生。它能影响生物合成的不同环节,妨碍细胞分裂增殖,抑制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蛋白尿。主要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及狼疮性肾炎等病。
6、中药治疗,雷公藤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状态,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从而阻止蛋白滤出。
7、其他治疗,抗凝、降脂治疗对控制蛋白尿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