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07:23 来源:网友分享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国外的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较低,一组2,700例胆系手术中仅占1.3%,且大多数为继发于胆囊的胆总管结石经上行移居在肝内胆管而形成。但在国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我国福建、江西和山东等省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可占胆系结石的30~40%。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蛔虫所致胆道感染有关,亦可能与饮食中低蛋白、低脂肪饮食有关。肝内胆管结石可广泛分布于两肝叶胆管各分支内,亦可局限于一处,一般以左肝外叶或右肝后叶最为多见,可能与该处胆管弯度较大和胆汁引流不畅等有关。
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大多数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其性质以胆色素钙结石为主。肝内胆管结石多数合并有肝外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在病程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上腹轻度不适。但在急性期,则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或不同程度的Charcot三联征,多数可能是合并的肝外胆管结石所造成。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本病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肝内胆管结石常并发胆管梗阻,容易诱发局部感染及继发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病情迁延不愈。
通常情况下,当疾病发生并发症的时候,就是代表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如果在这个阶段的治疗效果不好的话,是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的。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包括全身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慢性胆管炎和胆源性肝脓肿,多发性肝胆管狭窄,肝叶纤维化萎缩,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功能失代偿,以及与长期胆道感染和胆汁滞留有关的迟发性肝胆管癌。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慢性期并发症既增加了手术的困难,也影响手术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是胆道感染,包括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及伴随的感染性并发症。感染的诱因与结石的梗阻和胆道的炎性狭狭窄有关。急性期并发症不仅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1、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表现为典型的胆绞痛或持续性胀痛,也有的患者疼痛并不是很明显,但却有明显的寒战和发热现象,可周期发作。
2、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有长期的胆道病史,有的可能会伴有寒战发热,或是有黄疸的急性胆管炎史。
3、患上肝内胆管结石后,患者可有侧肝区和下胸部经常性的疼痛与不适,同时这种疼痛或是不适会放射到背、肩部位。当患者的一侧肝管梗阻时,可出现轻微的黄疸现象,也有没黄疸症状的。
4、急性期,如果肝内胆管结石处于急性期时,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症状,或是有疼痛、寒战发热、黄疸现象,不少患者还有可能是由于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而引起的。
5、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可出现肝区压痛和叩击痛明显症状,同时检查会发现肝脏呈不对称性肿大,且有压痛感。
1、保持精神愉快
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与动静结合,避免长时间的伏案静坐。
2、合理的饮食习惯
调整饮食,避免高热能、高糖分、高胆固醇的饮食,充分供应必需的脂肪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食物,限制脂肪,合理安排餐次,防止热能入超和发胖的现象。
3、多喝水,多运动
喝水能预防所有的结石,而运动则有助于排石。
4、积极防治疾病感染
肝内胆管结石、糖尿病、肾炎等疾病和寄生虫感染,合理使用激素和降脂的药物,尽量避免诱发因素。
5、饮食要有规律
一日三餐要按时吃,尤其是早餐,吃好早餐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于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形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即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即可刺激肝内胆管内形成结石,或者使原来的结石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温馨提示:
平时要规律饮食,定期复查B超,了解肝内外胆道的代偿性扩张变化情况,必要时可以吃一些利胆剂,促进胆汁的排泄,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