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漏下血怎么办 如何诊断胎漏

2018-06-26 09:09 来源:网友分享

一、胎漏下血如何处理

  辨证时要根据阴道流血的量、色、质及其兼症、舌脉等综合分析始能确诊。治疗大法以止血安胎为主,并根据不同的证型分别采用补肾、益气、清热等法。遣方用药时不宜过用滋腻、温燥、苦寒之品,以免影响气血的生化与运行,有碍胎儿发育。

  一、肾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证候分析:肾气虚冲任不固,血海不藏,故孕后阴道少量下血,色淡质稀;肾虚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肾虚气化失常,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为肾虚之征。

  治疗法则:补肾固冲,止血安胎。

  方药举例: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艾叶炭。

  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

  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桑寄生、续断固肾壮腰以系胎;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全方重在补益肾气,固摄冲任,肾气足则冲任固而胎漏自止。

  兼气虚下坠甚者,酌加党参、黄芪益气安胎。

  二、气虚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淡红,质稀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面色胱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证候分析:气虚冲任不固,摄血无力,因而阴道不时少量下血;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血色淡红而质稀薄;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肢倦,气短懒言;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为气虚之征。

  治疗法则: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固下益气汤(《临证指南医案》)。

  人参、白术、熟地、阿胶、白芍、炙甘草、砂仁、艾叶炭方中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固摄冲任;熟地、白芍补血以濡养胎元;阿胶、艾叶炭养血止血安胎;砂仁理气安胎,且使补而不滞。全方有益气养血,固冲止血之效。

  三、血热型

  主要证候:妊娠期,阴道下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心烦少寐,口渴饮冷,溲黄便结,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邪热内盛,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故阴道下血而色深红或鲜红,质稠;热扰心神,故心烦少寐;热伤津液,故口渴饮冷,溲黄便结;热邪上扰,故面红唇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也为邪热内盛之征。

  治疗法则: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举例:加味阿胶汤(《医宗金鉴》)去当归。

  阿胶、艾叶、生地、白芍、当归、杜仲、白术、黑栀子、侧柏叶、黄芩

  方中黑栀子、侧柏叶、黄芩清热止血安胎;生地、白芍养血凉血安胎;杜仲、白术补肾健脾以固胎;阿胶、艾叶养血止血安胎。

二、胎漏的鉴别诊断

  1.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也有停经史,也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伴一侧少腹隐痛或突发剧痛,妊娠试验阳性,盆腔B超示宫内无胚胎,宫外有包块或孕囊。

  2.葡萄胎

  患者有停经史、阴道出血,伴腹痛、剧烈恶心呕吐,宫体大小多大于孕周,妊娠试验强阳性,盆腔B超示宫内充满弥漫分布的蜂窝状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缘不整、境界不清。

  3.胎动不安

  指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可在症状上与“胎漏”相鉴别。

  4.胎堕难留

  西医称为“难免流产”,阴道出血量增多,下腹痛加剧,宫颈口已扩张,B超可见宫内胎心搏动或减弱。

  5.暗产、堕胎、小产

  西医称为“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少或停止,下腹痛消失,组织物全部排出,B超下可见宫内无胎心搏动。

  6.堕胎、小产

  西医称为“不全流产”,阴道少量淋漓或大出血,下腹痛或加剧或减轻,宫颈口已扩张或有组织物堵塞,B超下可见宫内残留部分妊娠组织。

三、胎漏是怎么造成的

  1.中医认为引起胎漏的主要原因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导致的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2.西医认为引起先兆流产的原因主要有胚胎、母体、免疫功能、环境四个方面原因。

  (1)胚胎因素遗传、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胚胎染色体异常。

  (2)母体因素①严重高热、感染、贫血等全身性疾病;②子宫畸形、子宫肿瘤等生殖器官异常疾病;③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低、严重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内分泌疾病;④母体遭遇强烈的应激和不良刺激时,或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咖啡、吸食毒品等。

  (3)免疫功能异常由于父方的人白细胞抗原、胎儿抗原、母胎血型抗原不合、母体抗磷脂抗体过多、抗精子抗体存在、封闭抗体不足等原因,致使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降低可致流产。

  (4)环境因素过多的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等化学物质,均可引起流产。

四、胎漏的病症有哪些

  病症

  胎漏尚须与妊娠期之下血诸疾相鉴别,以拟定正确的治疗原则,如:

  激经

  又称“妊娠经来”、“垢胎”、“盛胎”。二者鉴别要点在于:胎漏之下血乃非时而下,并伴有全身症状;而激经之下血则应其经期而至,多为血盛之妇有之,无损于胎,随胎儿之渐长,血可自止,无需投药。

  妊娠卒然下血

  此病之下血为孕妇不觉。忽然暴下,血量多,如崩如败,俗称“妊娠血崩”。其出血时间以妊娠后期为多,产科之前置胎盘出血,类于此。是与胎漏之滴沥下血所不同,其鉴别要点,如《陈素庵妇科补解·胎前杂证门》所说:“……要在卒然二字,卒然者,孕妇不觉血来迅速,非寻常漏胎比也。”

  胎动不安

  妊娠后阴道下血的同时。必有腹痛下坠,或伴腰痛。二者之区别,诚如《胎产心法》析说: “胎动胎漏,皆能下血,胎动腹痛,胎漏腹不痛。”

  胎死不下

  是指胎死于母腹,历久不能自行产出者而言。本病若发生于妊娠早期,因有阴道少量下血,与胎漏易于混淆。二看之转归可截然不同,故其治亦可迥然相异,临诊不可不辨。胎死不下可发生于妊娠各期,除阴道下血外,可见乳房胀感消失、柔软、或缩小,腹部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若胎死过久,尚可出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小腹下坠;口出恶臭,舌质紫暗,脉涩等症。“B”型超声显像。有利于本病的诊断。与胎漏即可区别。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产科妇产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