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原因 怎样治疗肺性脑病

2018-07-02 08:01 来源:网友分享

一、肺性脑病是怎么引起的

  (1)病因:由于慢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脊椎侧弯、后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症等引起的。

  (2)发病机理:是CO2中毒、或CO2麻醉、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招致的。

  观察所得结果,经严密统计学检验处理,分析探讨小结如下:1。肺性脑病眼底表征特点:由资料证实,眼底呈现不同程度的紫绀特征及网膜静脉屈曲扩张表征占90.32%。"网膜动脉痉挛阻塞"表征占38.71%,是值得重视的阳性表征。

  2。肺性脑病或肺心病与其对照组"网膜动脉痉挛阻塞"表征的基础特征差异是"紫绀眼底"表征的呈现与否。P<0.01。就肺心脑病而论、该表征出现率多超出于尚未合并或轻型肺性脑病的肺心病患者P<0.02。以上资料提示肺性脑病早期眼底表征应以"视网膜紫绀"(或视网膜静脉屈曲扩张)伴发视网膜动脉痉挛性阻塞"为妥。

  3。轻型"网膜动脉痉挛"表征的肺心病患者,可发展为典型肺性脑病。故该表征提示肺性脑病的早期诊断。笔者体会、如能在临床中及时观察眼底并注意肺性脑病的其它症状体征的早期发现,适时予以恰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定能改善肺性脑病的予后。

  4。重型肺性脑病如呈现乳头水肿、其特征是紫绀眼底。

二、肺性脑病的治疗

  (一)专病专方

  醒脑静注射液 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醒脑开窍的作用。每次用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菖蒲郁金注射液 每毫升含菖蒲、郁金各2g,每次2ml,肌内注射,每日4~6次;或每次1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地活血汤 地龙12g,廑虫9g,丹参15g,车前草30g,郁金12g,茶叶6g,五味子6g,党参30g,赤芍12g,川芎12g,桃仁9g,鸡血藤30g。加苏合香丸鼻饲或灌服。适用于肺性脑病有瘀点瘀斑等瘀血征象者。(赖忆,刘平。中西医结合抢救危重证。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2)

  益气养阴豁痰开窍汤 皮尾参15g,麦冬l0g,胆南星10g,郁金l0g,石菖蒲10g,鹿衔草30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肺性脑病之气阴两亏,痰蒙神窍者。 (戴西湖,刘建华,谢福安。内科辨病专方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2)

  (二)单味中药

  1.石菖蒲注射液 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石菖蒲注射液有效成分为α、β、γ细辛醚单体。实验证明它可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与印防己毒素有轻度协同作用,故可兴奋呼吸中枢,有开窍化痰、醒脑安神之功。(董却非。中医内科急症制剂选编。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7)

  2.蟾力苏 (蟾蜍中提取的药物) 治疗肺脑12例,有11例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尤其对肺性脑病合并心衰、休克者效果尤佳。实验证明它具有强心、兴奋呼吸及升高血压的作用。

三、肺性脑病护理小技巧

  神经、精神症状

  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认为低氧血症、CO2潴留和酸三个因素共同损伤脑血管和脑细胞是最根本的发病机制。CO2潴留使脑脊液H+浓度增加,影响脑细胞代谢,降低脑细胞的兴奋性,抑制皮质活动,可引起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抽搐和呼吸抑制等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一旦发现,应该及时通报医生给予处置。

  呼吸、血压及脉搏

  脉搏直接反应心脏的代偿功能及心肌的功能状态,应严密监测脉搏的速率、节律及强弱,脉搏不规则时应及时观察心率,有严重缺氧或酸中毒早期可能出现血压上升,而应用人工呼吸患者因短期内排出大量的CO2则可以引起低血压。同时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特别注意患者的咳嗽、咳痰和喘息声。当患者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咳嗽加重,痰液不易咳出,因而使细支气管被分泌物阻塞加重,进一步造成通气功能与弥散功能降低而导致肺性脑病。因此,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对于老年患者,夜间更应加强巡视,警惕因冷空气刺激导致呼吸道平滑肌痉挛,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的发生。

  体温

  临床上一般持续高热,但是到了晚期,皮肤温度骤然下降,体温不升是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如发现体温不升,多汗、四肢末梢冰凉时应注意有无。

四、肺性脑病有哪些临床特征

  (1)精神障碍:①意识障碍:嗜睡或朦胧、谵妄以至昏迷状态。②躁狂状态。③抑制状态。④幻觉或妄想状态。

  (2)神经症状:朴翼样震颤或痉挛发作,肌阵挛、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复视等。

  临床特征为原有的呼吸衰竭症状加重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恍惚、嗜睡或谵妄、四肢抽搐甚至昏迷等。男女均可见,以男性多见,其病死率达30%以上。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易兴奋、多语或少语、失眠等脑皮层功减退症状以及意识障碍与精神异常,部分病人可有呕吐、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约为53%。属中医“痰迷心窍”、“昏谵”、“神昏”范畴。

  肺性脑病重型晚期可呈现颅内压增高征象,但未必都有视乳头水肿,故至今未制订眼底诊断标准。

  1973年以来,观察记录较全面并已确诊为"肺性脑病"的31例(其中呈现"网膜动脉痉挛阻塞"12例)及轻型网膜动脉痉挛者17例,并选择同期其它常见心血管病20例眼底资料作为对照。

部分文章源于网友分享,本站尊重原创,如有侵权,本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疾病百科| 肺性脑病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
宜采用低热量、清淡可口易消化的饮食。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主要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的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头痛、头昏、记忆力障碍、意识障碍、嗜睡、昏睡、颅内压增高、肌阵挛、言语增多、幻觉、昏迷[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脑外科外科 实时聚焦 行业新闻 热点推荐
快问号
  • 宝宝护士权威的孕育资讯,帮助家长呵护宝宝健康
  • 医说健康为您讲解人们最关心的健康养生话题,让您轻松掌握健康养生小常识。
  • 葩姐减肥肥肉三层非一日之功,葩姐教你用正确的方法迈出减肥第一步!
  • 揭秘君谣言似妖,小倩姥姥。辟谣除妖,不在山高
  • 漫说健康用漫画阐述健康,让医学也能性感起来!
曝光平台